立即下單

《髹飾錄》彩色圖註 古代漆工工藝技術 工匠製漆器 漆器陽識陰刻 製漆刷漆
NT$ 975  

《髹飾錄》彩色圖註 古代漆工工藝技術 工匠製漆器 漆器陽識陰刻 製漆刷漆

免郵費 貨到付款 七天鑒賞期

髹飾錄 手繪彩圖白話注譯版

(明)黃成 著 田開鵬 譯

出 版 社:重慶出版社 

頁 數:300 

出版日期:2022年10月01日 

裝 幀:平裝 

ISBN:9787229168636

編輯推薦

1.講解傳統髹飾藝術的技術要領,記述各種材料和技術的選用可以產生的藝術效果及弊端,是現今可見諸記載的各種漆器紋飾最多的文獻之一。

2.本版的注譯力求更準確、簡潔、流暢,然後立足於譯文,對一些現已極少見的材料、工具和工藝進行梳理,繪以富有美感且能準確展示對象的形態和材質, 以及操作時的實際情形,讓人一眼就能看出其中的工藝門道的插畫,同時以視圖為主,呈現漆藝發展的簡明歷史,對漆藝發展史知之不多的讀者,可逐頁翻閱 ,了解其中的明顯變化與傳承。

3.本書出於兩位巧匠之手,全為經驗之談,是對漆藝的現代發展至今仍有切實影響的傳世名作。

內容簡介

《髹飾錄》是我國現存的唯一一部古代漆工工藝技術專著,它系統總結了明代及明以前的漆工經驗。 全書分乾、坤兩集,共十八章、一百八十六條。

幹集主要記述髹漆所需的原料、工具,以及在髹漆過程中因容易操作不當而產生的各種弊病;本集開篇,著者便闡明了工匠製漆器,猶“天地之造化”的造物 觀,以及利器、美材與鷲漆的關係。

坤集提出了漆器鷲飾|「質之陰,文為陽」的歸類法,從漆器的質色、描飾、鏤刻、胎骨等角度,為種類繁多的髹飾工藝作了全面梳理, 並對漆器製作的基本流程、漆器的修補和仿舊進行了補充說明,為漆器的編目提供了技術依據。

與撰述者同朝代的髹漆匠揚明對該書的註解,大大充實了該書的技術要點和技術細節。 兩位髹漆匠的一註一注,足見古代髹漆匠「求精」精神之一斑。

作者簡介

[明]黃成,字大成,號子沙,明代徽州人,明朝漆器製作名家。 其生平事蹟不詳,約生活在隆慶(1567—1572年)前後。

[明]揚明,字清,天啟年間(17世紀初葉)的一名漆工,其生平事蹟不詳,西塘人。

註譯者簡介:

田開鵬,1960年代生於四川涼山,有散文、詩歌、社科研究文章等散見於各級報章雜誌,現居遂寧,榮任四川宋瓷博物館社會教育導師。

精彩書評

本版《髹飾錄》的註解者,為四川遂寧的宋瓷專家田開鵬君,配有600餘幅插圖(含手繪),以直觀解析中國古代髹漆技藝所必備的各種原料、工具 ,各種漆器的形態和製法,以及髹飾過程中因操作不當可能產生的弊病等,是一部技藝精到、研習有序的髹漆工藝傳世名作。

——倪泰一

《髹飾錄》久已被公認為漆工藝的經典著作,其重要性及特點在於列舉品種甚為繁多,且所講漆器不限於明代,往往上溯古法,描述唐宋或更早的製作,因而 也是研究漆工史的重要文獻。

——留日學者楊昊

目 錄

出版說明 / 1

編者語 / 3

飾錄》及中國漆藝 / 5

序 / 15


幹集

利用第一 …………………………………… (4)

旋床 / 4 日輝 / 6 月照 / 7 宿光 / 8

星纏 / 10 津橫 / 12 風吹 / 14 雷同 / 16

電掣 / 17 雲彩 / 18 虹見 / 21 霞錦 / 22

雨灌 / 24 露清 / 28 霜挫 / 29 雪下 / 30

霰布 / 31 冰雹墮 / 33 雺籠 / 33 時行 / 35

春媚 / 37 夏養 / 38 秋氣 / 40 冬藏 / 42

暑溽 / 43 寒來 / 44 晝夜 / 45 夜靜 / 46

地載 / 47 土厚 / 48 柱括 / 49 山生 / 51

水積 / 51 海大 / 58 潮期 / 59 河出 / 59

洛現 / 62 泉湧 / 63 冰合 / 65

附輯:灰條制法 / 15 雲彩 / 19 髹刷製作 / 26

採漆方法 / 52 生漆及熟漆 / 54

魚鰾膠製法 / 66

早期漆器 / 68


楷法第二 …………………………………… (69)

三法 / 69 二戒 / 70 四失 / 71 三病 / 73

六十四過 / 74 ?漆之六過 / 74

色漆之二過 / 77 彩油之二過 / 78

貼金之二過 / 78 罩漆之二過 / 79

刷跡之二過 / 79 蓓蕾之二過 / 80

揩磨之五過 / 81 磨顯之三過 / 83

描寫之四過 / 84 識文之二過 / 86

隱起之二過 / 86 灑金之二過 / 87

綴蜔之二過 / 87 款刻之三過 / 88

戧劃之二過 / 89 剔犀之二過 / 89

雕漆之四過 / 90 裹之二過 / 91

單漆之二過 / 91 糙漆之三過 / 92

丸漆之二過 / 92 布漆之二過 / 93

捎當之二過 / 93 補綴之二過 / 96

附輯:金繕做法 / 94

商 / 97



坤集


質色第三 ………………………………… (101)

黑鷲 / 101 朱髹 / 106 黃鷲 / 107 綠鷲 / 108

紫鷲 / 109 褐鷲 / 111 油飾 / 112 金髹 / 113

附輯:底胎製作 / 102 製作朱漆 / 105

製作貼金 / 114

週 / 116


文?第四 ………………………………… (117)

刷絲 / 117 綺紋刷絲 / 118 刻絲花 / 120

蓓蕾漆 / 121

附輯:戰國 / 122


罩明第五 …………………………………… (125)

罩朱鷲 / 125 罩黃鷲 / 125 罩金髹 / 127

灑金 / 127


描飾第六 ………………………………… (130)

描金 / 130 上漆 / 131 漆畫 / 134 描油 / 135

描金罩漆 / 137

附輯:描金法 / 133 單色漆畫做法 / 136

秦 / 140


填嵌第七 ………………………………… (141)

填漆 / 141 綺紋填漆 / 143 彰鶇 / 144

螺鑿 / 146 襯色蜔嵌 / 150

嵌金、嵌銀、嵌金銀 / 151 犀皮 / 153

附輯:螺鑿鑲嵌法 / 148 犀皮製法 / 154

漢 / 156


陽識第八 ………………………………… (159)

識文描金 / 159 識文描漆 / 160 揸花漆 / 160

堆漆 / 162 識文 / 164


堆起第九 …………………………………… (165)

隱起描金 / 165 隱起描漆 / 166 隱起描油 / 167


雕鏤第十 …………………………………… (169)

剔紅 / 169 金銀胎剔紅 / 172 剔黃 / 174

剔綠 / 174 剔黑 / 174 剔彩 / 175

複色雕漆 / 178 堆紅 / 179 堆彩 / 181

剔犀 / 182 鐫釿 / 185 款彩 / 185

附輯:堆紅做法 / 180

魏晉南北朝 / 186


戧劃第十一 ……………………………… (190)

金 / 190 戧彩 / 191

附輯:戧金做法 / 193


斒斕第十二 ……………………………… (194)

描金加彩漆 / 194 描金加蜔 / 195

描金加蜔錯彩漆 / 196 描金殽沙金 / 197

描金錯灑金加蜔 / 198 金理鉤描漆 / 198

描漆錯蜔 / 200 金理鉤描漆加蜔 / 200

金理鉤描油 / 200 金雙鉤螺鑿 / 201

填漆加蜔 / 202 填漆加蜔金銀片 / 203

螺鑿加金銀片 / 203 襯色螺鑿 / 205

戧金細鉤描漆 / 205 戧金細鉤填漆 / 206

雕漆錯錒蜔 / 207 彩油錯泥金加蜔金銀片 / 207

百寶嵌 / 209

附輯:唐 / 210


複飾第十三 ……………………………… (213)

灑金地諸飾 / 213 細斑地諸飾 / 214

綺紋地諸飾 / 215 羅紋地諸飾 / 218

錦文戧金地諸飾 / 219

附輯:宋 / 216


紋間第十四 ……………………………… (220)

戧金間犀皮 / 220 款彩間犀皮 / 221

嵌蚌間填漆 / 222 填蚌間戧金 / 222

嵌金間螺釹 / 223 填漆間沙蚌 / 223

附輯:錦紋諸種 / 224


裹衣第十五 ……………………………… (226)

皮衣 / 226 羅衣 / 227 紙衣 / 231

附輯:元 / 228


單素第十六 ……………………………… (232)

單漆 / 232 單油 / 232 黃明單漆 / 233

罩朱單漆 / 238

附輯:明 / 234


質法第十七 ……………………………… (239)

棬榡 / 239 合縫 / 240 捎當 / 242 布漆 / 243

垸漆 / 243 糙漆 / 248 漆際 / 252

附輯:脫胎做法 / 246

清 / 250


尚古第十八 ……………………………… (253)

斷紋 / 253 補綴 / 255 仿效 / 256

附輯:古琴的式樣、結構、製法與髹漆 / 258


精彩書摘

【黃文】 凡工人之作為器物,猶天地之造化〔1〕。 所以有聖者〔2〕,有神者〔3〕,皆示以功以法。 故良工利

其器。 然而,利器〔4〕如四時〔5〕,美材如五行〔6〕。 四時行、五行全而百物生焉,四善〔7〕合、五採〔8〕備而工巧成焉。 今命名附讚而示於此,以為《幹集》〔9〕。 乾所以始生萬物,而髹具工則,乃工巧之元氣也。 乾德大哉!

【註釋】 〔1〕造化:一指自然,二指創造化育。 最早見於《莊子·大宗師》:「今一以天地為大,以造化為大冶,惡乎往而不可哉? 」

〔2 〕聖者:此處指品格最高尚、智慧最高超的人物。 《論語‧子罕》:「夫子聖者耶?何其多能也!」《中庸·素隱章》:「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見知而不悔,唯聖者能之。」莊子在《 逍遙遊》中也說:「若夫乘天地之正,而禦六氣之辯,以遊無窮者,彼且

惡乎待哉? 故曰: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 「另外,佛教中也有關於聖者的釋義,是指謂在預流等聖位,經欲界或色界之多生,而後涅槃者。

〔3〕神者:這裡主要是指知識淵博或技能超群的人。 王嘉《拾遺記·後漢》:“京師謂康成為‘經神’。”

〔4〕器:此處指工具。 與後文器物意思有別。

〔5〕四時:典出《易·恆》。 即四季,指一年春、夏、秋、冬四季的農時;亦指一日的朝、晝、夕、夜。

〔6〕五行:中國古代哲學的系統觀,包含五種基本動態-金、木、水、火、土。 中國古代哲學家用五行理論來說明世界萬物的形成及其相互轉化。

〔7〕四善:這裡是指天時、地氣、材美、工巧。

〔8〕五采:是指青、赤、白、黑、黃五種顏色,也泛指多種顏色,如「五彩繽紛」。

〔9〕幹集:「幹」本是八卦之一,代表天;在這裡,幹集指上集。

【譯文】 只要是透過人工來製作器物,都好比是天地造化一樣。 所以,不論是品德最高尚、智慧最高超的聖人,還是能力非凡的神人,都需要展現工藝與技法。 所以,好的工匠,都需要依仗好的工具。 但是,好的工具就像四時,精美的材料就像五行。 使用工具應像春夏秋冬一樣順時而用,依照材料金、木、水、火、土五行的屬性恰當地使用。 巧妙地運用天時、地氣、材美、工巧這四善,合理地使用青、赤、白、黑、黃等各種顏色,巧奪天工的美器就製作出來了。 現將其以命名並附上讚語的方式羅列在本章中,稱為《幹集》。 幹是孕育萬物的始祖,而髹漆使用的工具和髹漆時應該遵循的法則,也是工匠如同乾元一樣的元氣。 乾元就是天德,真是至高而偉大啊!

髹飾錄析解

出版社:江蘇鳳凰美術出版社

ISBN:9787558017162

版次:1

商品編碼:12208893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17-10-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08

內容簡介

本書以全世界目前流傳《髹飾錄》不同版本的共同祖本——蒹葭堂鈔本為依據,以圖為例,對漆器鷲飾工藝經典著作《髹飾錄》作一字不漏的 完整解說,文字*大限度簡明,圖片*大限度簡當,所選作品盡可能經典,以適應廣層面受眾學習和了解漆器鷲飾工藝的需要,適應網絡時代讀者快速讀懂《髹飾錄》 的需要。 依照漆器髹飾工藝的實際程序,對《髹飾錄》章節條目進行微調並加以逐條解說,故名《析解》。 書後附蒹葭堂抄本《髹飾錄》原文及揚明注並加以整體意譯。 解說每條條編號與書末所附蒹葭堂抄本《髹飾錄》原文及揚明註每條條編號完全一致,以利讀者比照閱讀。

作者簡介

長北,本名張燕(1944-),東南大學藝術學院教授,江蘇省文史研究館館員,浙江省博物館聘任專家,中國傳統工藝研究會副會長。 主要著作有:《中國藝術史綱》(商務06版、高教16版)、《中國藝術論著導讀》《中國古代藝術論著集注與研究》《傳統藝術與文化傳統》《<髹飾錄>與東亞 漆藝》《<鷲飾錄>圖說》《中國手工藝?漆藝》《中國工藝美術全集?江蘇卷?漆藝》《揚州漆器史》《南京民國建築藝術》《揚州建築雕飾藝術》《江南建築 雕飾藝術?徽州卷》《江南建築雕飾藝術?南京卷》及《飛出八詠園》等。 專著《中國藝術史綱》初版獲國家教育部“全國高校2006年~2009年人文社科優秀研究成果二等獎”,其他成果獲1994、1997、2006江蘇省政府“省哲學社科優秀成果三 等獎”、2000江蘇省教育廳“省高校人文社科優秀成果三等獎”、2001南京市政府“市哲學社科優秀成果一等獎”、2008南京市政府“市文藝獎銀獎”, 並獲中國文聯「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學術著作獎」、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民間美術委員會「傑出貢獻獎」、江蘇省文聯「藝術貢獻獎」等。

飾錄圖說 [明] 黃成 著 杭間 編

出 版 社:山東畫報出版社 

頁 數:432 

出版日期:2021年09月01日 

裝 幀:精裝

 ISBN:9787547433461


主編推薦

中國傳統工藝經典,古圖、古書、古物為證,全書四色彩印

內容提要:

《髹飾錄》為明代黃成所著,揚明為之箋註。 書分乾、坤兩集,18章220條,約萬言,無圖。 《幹集》2章:《利用》章記製造漆器的材料、工具、設備;《楷法》章提出工匠工則,列舉各類工藝可能產生的過失。 《坤集》16章,分類記錄了漆器裝飾及漆器製胎與仿古。 全書完整記錄了明後期千文萬華的漆器裝飾,全面梳理了中國髹飾工藝的龐大體系,提出了較為合理的鷲飾工藝分類法則,成為中國古代既成體系又有哲學高度的重要考工名著 。

      新版《髹飾錄圖說》以日本藏葭堂抄本、德川抄本為依據,以古圖、古書、古物與工坊流程等為證,逐條註釋、解說《髤飾錄》。 既將《髤飾錄》還原到工藝書解說,同時注重校勘、註釋的周詳嚴密。 全書視野寬闊,觀照立體,案例典型,表達科學,文字凝練,敘述流暢,表現出作者貫穿文化、通會資料提升理論的能力。

目錄

●專論:論古代漆器髹飾工藝的經典著作《飾錄》

凡例

原典及校勘、註釋、解說

髤飾錄

髤飾錄·序

髤飾錄·乾集

利用第一

楷法第二

三法

二戒

四失

三病

六十四過

漆之六過

色漆之二過

彩油之二過

貼金之二過

罩漆之二過

刷跡之二過

蓓蕾之二過

揩磨之五過

磨顯之三過

描寫之四過

識文之二過

隱起之二過

灑金之二過

綴蜔之二過

款刻之三過

鎗劃之二過

剔犀之二過

雕漆之四過

裹衣之二過

單漆之二過

糙漆之三過

丸漆之二過

布漆之二過

捎當之二過

補綴之二過

髤飾錄坤集

質色第三

紋第四

罩明第五

描飾第六

填嵌第七

陽識第八

堆起第九

雕鏤第十

鎗劃第十一

斒斕第十二

複飾第十三

紋間第十四

裹衣第十五

單素第十六

質法第十七

尚古第十八

參考文獻

鷲飾工藝術語索引

後記



《髹飾錄》彩色圖註 古代漆工工藝技術 工匠製漆器 漆器陽識陰刻 製漆刷漆
NT$975
注: 我們會宅配送貨到您府上,請您注意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