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單

尋紙 一位古籍修復師歷時七年 全面介紹中國古法手工紙技藝(內附25種古法手工紙樣)
NT$ 1368  

尋紙 一位古籍修復師歷時七年 全面介紹中國古法手工紙技藝(內附25種古法手工紙樣)

免郵費 貨到付款 七天鑒賞期

尋紙 汪帆 著

出 版 社: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 

頁 數:320 

出版日期:2023年03月01日 

裝 幀:平裝

SBN:9787534096044

主編推薦

放眼國內,以大眾讀者可以輕鬆閱讀的文字為基礎,用圖文遊記的形式記錄中國傳統古法手工紙技藝探尋之旅的圖書,可以說是少見。 先前已出版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湯書昆教授團隊的《中國手工紙文庫》系列、復旦大學陳剛教授的《中國北方手工造紙工藝》等,都是專業視角的技術圖書,對於普通讀者來說有相當高 的門檻。 但汪帆的《尋紙》以其作為一名古籍修復師的細膩情感,用散文式的筆法記錄其尋紙的過程,又在字裡行間加入中國傳統手工紙的史料內容,有其獨特性;並且 可以與其他相關專業著作一起,立體地勾勒出一幅當代中國傳統手工紙製造業的...

內容簡介

一名古籍修復師歷時七年,尋訪了中國13個省、自治區的全國古法手工造紙地。 她以親身經歷結合專業視角,考察了各地傳統手工造紙技藝及傳承現狀,記錄了「尋紙」過程中的點滴。 字裡行間流露出對探尋手工造紙術孜孜不倦的堅持,勾勒出一幅當代中國傳統手工紙製造業的現實畫卷。 冥冥之中的責任感、使命感不僅讓她與紙結緣,也驅使她開始現場考察古法手工紙誕生地的深入研究之旅。 本著對中國傳統手工造紙術的探尋之心,作者踏遍浙江、福建、山西、江西、貴州等十三個省自治區,遠及新疆的和田和海拔近3700公尺的西藏高原,親自帶回 書中所述的25種古法手工紙樣實物,將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現狀與傳承訓蓢道來。

作者簡介

汪帆 著

汪帆,1978年出生,2001年進入浙江圖書館古籍部工作,先後在閱覽組、縮微組任職,2007年進入修復組,擔任古籍修復師。 在《藏書報》設有個人專欄,著有《書路修行》等古籍修復的主題作品。 在堅持古籍修復的專業工作之外,汪帆有意將今後的研究方向定在尋訪手工古法造紙上,通過野外考察、踏勘手工紙製作現場,全面了解現狀,探索有利於手工修復紙傳承、發展 的途徑。

目錄

●1 尋找狼毒紙 1

2 一次感悟虔誠的旅程 13

3 連城訣 23

4 竹紙掂來未覺輕 33

5 鉛山連四似鉛重 45

6 麻紙生產場景背後的那些事 53

7 養騾與租騾的糾結 61

8 動南疆號墨玉 71

9 梁平二元紙與梁平年畫 : 誰成就了誰? 83

10 一個杭州女子的隆迴一日忙 95

11 「紙都」無紙 107

12 不虛此行訪貢紙 113

13 龍棲山:似曾相識故人來 121

14 曼召,傣紙的香格里拉 131

15 貝葉非紙亦成友 139

16 心中的日月:納西文化,東巴紙 147

17 鶴慶:綿紙為何望如雪 159

18 丹寨構皮紙:洞裡乾坤大 165

19 「玩」出來的加工紙 177

20 開化紙:道阻且長,行則將至 187

21 夾江訪紙五程紀 199

第一程:浮華終將剝離盡 199

第二程:朝聖途中拾萃 211

第三程:壯哉! 德格印經院 221

第四程:博物園裡的大千世界 237

第五程:走馬羌寨觀舀紙 245

22 涇縣守金 : 一張有溫度的手工紙 259

紙張索引 279

後記 283

中國古代物質文化史 書法‧紙書  肖三喜 著

出 版 社:開明出版社 

頁 數:320 

出版日期:2021年12月01日 

裝 幀:精裝 

ISBN:9787513172981

內容簡介

叢書共分40卷,以物質文化遺存為點和麵,以中國發展進程為線,運用考古學、民族學和歷史學等學科的研究方法,對中國古老大地新石器時代陶器的誕生到1911年 清王朝滅亡萬年間物質文化的發展變遷進行系統、科學、全面的梳理和總結,並配有大量精美圖片,力求圖文並茂,旨在通過物質文化遺存的演變規律和它們身上折射的各歷史時期政治、 經濟、文化、教育、藝術、科技、社會生產、社會生活等各種訊息,揭示中國文明的發展過程,彌補中國歷史研究只重視政治、經濟、文化歷史而輕視物質文明歷史的不足,還原歷史本來面貌 。

《書法·紙書》卷作為《中國古代物質文化史》叢書中的一冊,以物質存在的書寫用紙這一嶄新視角為切入點,探趾索隱,鉤沉拾遺,梳理出中國古代書法史的 基本脈絡,闡釋了「片紙隻字」所承載的文化內涵和美學價值,探討了物質文明成果和書法文化發展之間的密切關係。

全書內容以三條線索有條不紊的展開論述。 一,以中國古代書寫用紙的發展與演變為軸線,探討其對各個時代書寫風格的深刻影響。 從文獻記載、出土實物、字源學等層面,考察了漢代帶字紙以及魏晉時的麻紙、藤紙,唐代的硬黃紙、“纈紙”,宋元的“皮料紙”、竹紙, 明清 以來宣紙以及各種高檔加工紙等多種面貌,並論述了紙張的特點對個人、時代書風的影響;二,以書家、書跡為經線,以點帶面,從書寫技巧、美學意蘊和文化價值等角度 歸納其書寫藝術特色。 書法史的基本內容包含了具有代表性的書家和經典作品,以紙書所具有的歷史價值、文物價值和美學價值等為衡量標準,擇取每一個時代的書寫佼佼者,並對其生平 家世、交遊、習書為學的基本歷程進行考察,揭示其書寫風格的形成以及特定書寫內容存在的內在因素;三,以紙張承載的書寫文化形態為緯線,從文書、詩歌手稿、寫經、 書抄、高堂大軸五大書寫樣式及類別進行闡釋,彰顯紙張所承載的豐富文化內涵及其價值功能。 一紙文書可禦天下,「雪泥鴻爪」足以傳情,青燈黃卷更顯虔誠。 寒暄、傳訊、奏請、抄錄等等,這些「鐵畫銀鉤」雖被譽為小道,卻成為文人墨客「傳移模寫」的經典佳作。 從家書到詔書,從民間抄書之風到官方組織抄寫的諸如《永樂大典》《四庫全書》等煌煌巨制,雖形式不一,內容有別,技藝不同,風格互異,目的多樣, 但它們大多同時具有書寫的實用性、美學性和藝術性,或優美、或壯美,或溫潤,或蒼茫,並普遍存在於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社會管理、資訊傳播、人際交往、宗教傳播以及文獻 生成、 歷史編撰、文學創作等許多領域,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文物價值與美感價值。

紙是書寫材料,為書寫提供便利。 同樣,燦爛的文字、熟練的技藝、精美的幅式、豐富的文化內涵、多重的功能和價值,也使得紙這一物質媒介得以長期保存。 而書寫用紙的發展演變,推動了書寫形態和樣式的進程,彰顯書法風格的林林總總,承載著絢麗的文化形態,全面而立體的述說著璀璨的中國古代書法史。

目 錄

緒論

一、「紙」的演變及其書寫

二、「紙」承載的書寫文化形態


第一章 漢代紙書

第一節 文字學意義上的「紙」:由絲絮到麻絮的字義演變

第二節 文獻記載的漢代「紙」及「紙」書

一、“蔽其鼻”之“紙”

二、“素、簡、紙經”之“紙”

三、「赫蹏」為何物

四、“歲時供紙墨”及“蔡侯紙”之“紙”

五、“《許子》十卷”所用“紙”

六、東漢書家書寫用“紙”

第三節 出土文物中的帶字紙

一、查科爾帖紙

二、懸泉紙

三、新疆出土東漢書信


第二章 魏晉南北朝紙書

第一節 魏晉南北朝的書寫用紙

一、麻紙、黃紙

二、藤紙

三、蠶繭紙

四、側理紙

五、張永紙

第二節 魏晉南北朝寫經

一、兩晉寫經

二、南北朝寫經

三、「五涼」寫經

第三節 魏晉南北朝文書

一、痛當奈何 臨紙感哽:王羲之及其《喪亂帖》等

二、風行雨散 淵巧神智:王獻之及其《新婦地黃湯帖》等

三、麻紙枯鋒 章草奇古:陸機及其《平複帖》

四、志在優遊 風流朗悟:王珣及其《伯遠帖》

五、王氏家風 筆花滿目:《萬歲通天帖》

六、買賣券約 隸行相間:《王念賣駝券》

七、墓誌端倪 喪葬習俗:衣物疏

八、立國之策 文心五涼:西涼《秀才對策文》

九、樓蘭遺珠 實證前涼:《李柏文書》

十、人間煙火 經濟高昌:《倉曹貸糧文書》

第四節 魏晉南北朝書抄

一、概說

二、古寫本《孝經》

三、義熙寫本《毛詩鄭篤》

四、西晉《三國志》(殘卷)


第三章 隋唐五代紙書

第一節 隋唐五代書寫名紙

一、益州麻紙

二、硬黃紙

三、澄心堂紙

四、“薛濤纈”“斑紋紙”

第二節 隋唐五代文書

一、借貸實錄 書映東瀛:《左憧憙契約》

二、西州洛 情系千里:《趙義深家書》

三、百姓日常 民事千萬:《素鐵子牒》

四、執牒追查 「元章」前賢:《唐西州高昌縣追人勘問帖》

五、楷則唐賢 行則「二王」:《古寫本醫方》

六、天地尤物 散僧入聖:楊凝式及其《韭花帖》

第三節 隋唐五代寫經

一、素心超然 文華曜世:隋鄭頲《禪數雜事下》等

二、慎惠謹修 書類智永:慧休《大般涅槃經卷第十六》

三、沖逸峻秀 精熟精嚴:國詮釋《善見律》

四、精審謹嚴 書耀宮廷:田無擇、王思謙、孫爽等《妙法蓮華經》

五、秀勁洞達 世間罕物:《轉輪聖王經》

六、歐書遺風 縱逸剛健:《起世經卷第六》

七、秀媚與穆 拔萃初唐:沈弘《龍朔二年寫經卷》

八、瑤台嬸娟 妙理無窮:(傳)褚遂良《大字陰符經》

九、婉轉華麗 氣韻高逸:(傳)鐘紹京《靈飛經》

十、神骨高騫 光映晚唐:《兜沙經》

十一、尊道弘道 盛唐功德:許子顒《閱紫錄儀》

第四節 隋唐五代詩文稿書錄

一、謹言慎行 險絕峭勁:歐陽詢《史事帖》

二、《蘭亭》驪珠 晚擅出藍:陸柬之《陸機文賦》

三、白麻詩韻 歷劫風塵:杜牧《張好好詩》

四、落筆風雲 物象千萬:李白《上陽台帖》

五、似顛金吾 滿紙雲煙:張旭《古詩四帖》

六、奔蛇走虯 散僧入聖:懷素《自敘帖》

七、強健民 文書雙絕:孫過庭《書譜》

八、錚錚風骨 盛德君子:顏真卿《祭侄文稿》等

九、盛世平庸 尺牘範式:《唐人月儀帖》

第五節 隋唐五代書抄

一、概述

二、《論語》諸抄本

三、吳彩鸞抄本《唐韻》


第四章 宋代紙書

第一節 宋代書寫名紙

一、竹紙

二、“謝公箋”

三、金粟山藏經紙

四、砑花紙、水紋紙

五、仿「薛濤纈」、仿澄心堂紙

六、其他書寫名紙

第二節 宋代文書

一、質直簡淡 厚潤渾穆:徐鉉《私誠帖》

二、豐肌神清 骨肉停勻:李建中《同年帖》等

三、雍容與豫 安靜詳密:韓琦《記成謝歐陽修紮》

四、粹然琢玉 淳淡婉美:蔡襄《澄心堂紙帖》等

五、紙背書簡 簡嚴靜重:曾鞏《局事帖》

六、家國情懷 意致高遠:陸遊《致仲躬侍郎尺牘》

七、兵車羽檄 雅健雄厚:辛棄疾《去國帖》

八、遊絲之外 入唐邁晉:吳說《閣中帖》

九、魏晉遺韻 翰墨中興:趙構《賜岳飛手敕》《賜岳飛批剖捲》

第三節 宋代詩文稿書錄

一、秀骨清癯 步步遠塵:林逋《自書詩卷》

二、文醇筆勁 既美且箴:範仲淹《道服文》

三、金石永年 文章千秋:歐陽修《集古錄跋尾》

四、宦海沉浮 獅蹲虎踞:蘇軔《寒食詩卷》等

五、龍搏虎躍 字中有筆:黃庭堅《諸上座帖》等

六、欹側恣肆 清雄絕俗:米帶《苕溪詩帖》等

七、端嚴恭儉 「尺幅三絕」:司馬光《資治通鑑稿殘卷》

八、不甚著意 意致卻好:朱熹《週易係詞本義手稿》等

九、屈鐵斷金 丈匹馳騁:宋徽宗《真草千字文》

十、清寒雅士 一洗塵俗:姜夔《跋王獻之〈保姆帖〉》

十一、八角垂芒 骨力健勁:張即之《書杜詩卷》等

第四節 宋代書抄

一、官方書抄

二、私家書抄


第五章 元代紙書

第一節 元代書寫名紙

一、“白鹿紙”

二、“明仁殿紙”

三、“端本堂紙”

第二節 元代尺牘

一、字凝情摯 雄秀雅麗

尋紙 一位古籍修復師歷時七年 全面介紹中國古法手工紙技藝(內附25種古法手工紙樣)
NT$1368
注: 我們會宅配送貨到您府上,請您注意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