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單

大足石刻十八講+大足石刻史話(共2冊)
NT$ 1575  

大足石刻十八講+大足石刻史話(共2冊)

免郵費 貨到付款 七天鑒賞期

大足石刻十八講

作者:李小強

責編:龔婷

ISBN號:9787558038983

出版社:江蘇鳳凰美術出版社

版印次:1版 1次

開本:16開

裝幀:平裝

頁數:280

出版時間2022-02

印刷時間2022-02

內容介紹

《大足石刻十八講》從十八個角度,對世界文化遺產大足石刻進行了解讀,涉及大足石刻造像史與發現歷程、主要造像題材內涵、文化和藝術特點等方面,使讀者對大足石刻諸多價值有一個較為深入、詳細的認識。

目錄

第一講 千年曆程——大足石刻造像簡史


 唐代


 五代


 北宋(960-1096年)


 北宋紹聖三年至南宋淳熙六年(1096-1179年)


 南宋:寶項山營建時期


 明清時期


第二講 巔峰之作——寶頂山石刻


 概述


 經典造像


 完備而有特色的容宗道場


 大藏信仰


第三講 石刻碑銘——金石文獻的史料價值


 晚唐:《韋君靖碑》


 北宋:《嚴進記碑》


 南宋至明代:寶頂山碑刻銘文


 南宋:《何光霞錢郡守王夢應碑》


 造像題記


 遊人碑刻題記


第四講 鐫作石工——石刻中的匠師題名


 匠師題名尋踪


 文氏匠師譜系


 家族傳承的技藝:以文氏家族早期作品為例


 匠師署名的稱謂


 文、伏匠師雕刻題材及區域


 寶頂山匠師之徒


 獨特文化現象


第五講 探索之旅——大足石刻發現歷程


 南宋《輿地紀勝》


 明代《蜀中名勝記》


 清代大足知縣張樹


 清代《金石苑》和《藝風堂金石文字目》


 大村西崖《中國美術史》


 1935年《東方雜誌》的報導


 1940年中國營造學社調查


 1945年□(特殊符號)酉大足石刻考察團


第六講 往生之路——大足石刻中的淨土造像


 淨土造像概述


……


第七講 崖間故事——大足石刻經變相


第八講 妙相儼然——大足石刻觀音造像


第九講 大悲聖相——千手觀音造像考察


第十講 大願度眾——地戴及其組合造像


第十一講 由凡入聖——大足石刻高僧造傳


第十二講 中土梵像——部分佛教造像題材


第十三講 大道之形——大足道教石刻


第十四講 走向融合——大足三教融合造像


第十五講 莊嚴佛壇——石刻中的器物造像


第十六講 大孝不移——石刻中的孝道文化


第十七講 世俗之風——世俗化、生活化的大足石刻


第十八講 寰宇瑰寶——大足石刻的諸多價值


參考文獻


作者介紹

李小強,70後,大足石刻研究院大足學研究中心副主任,副研究館員,著有《大足道教石刻論稿》《崖壁上的世俗文化》《大足石刻佛教造像論稿》《大足石刻史話》等專著,發表大足石刻研究論文50餘篇、大足石刻欣賞性文章百餘篇。

編輯推薦

大足石刻是重慶專享的世界文化遺產,造像題材眾多,具有極高的歷史、藝術、考古、宗教、民俗等多方面的價值。隨著近年來研究的深入,石刻造像的新發現等,大足石刻在諸多方面需要向讀者進行解讀,因此,《大足石刻十八講》一書選取大足石刻的十八個方面,對大足石刻進行解讀。


大足石刻史話


作  者:李小強 著


出 版 社:江蘇鳳凰美術


出版日期:2019年08月01日


頁  數:244


裝  幀:平裝


ISBN:9787558056871


內容介紹

大足石刻歷經唐、五代時期的孕育,開啟了之後5萬餘尊造像、10萬餘字銘文的雕鑿之聲。在此之後,歷經270年的經營,方具今日北山石刻多達三百多龕窟的規模。在北山長約裡許、形若星月的佛灣中,佳作連連,晚唐時期觀無量壽佛經變,佈局嚴謹,造像多達五百餘身,是中國石窟同類題材中的代表作。本書是一部對大足石刻發展歷程介紹的通俗讀本,書中圖文並茂地解讀了大足石刻一些重要龕窟的藝術、歷史價值,講述了這份獨特世界文化遺產的諸多文化內涵。


目錄

●千年的回望——大足石刻歷程(代序)

第一章唐代

大唐永徽年間,尖山子響起大足石刻雕琢第一聲2

臨流亦自唱清歌:與香泉相伴的唐代石刻——聖水寺6

可補《唐書》之缺的這件碑刻,記載了哪些史實呢? 10

不破樓蘭終不還!雄渾豪壯的北山唐代天王像14

觀音、地藏為何同處一龕?從北山石刻第58號說起18

“天龍八部”之大足石刻晚唐版21

精緻絕倫的唐代雕刻傑作——北山第245號觀無量壽佛經變相24

第二章五代

北山第253號觀音地、藏龕的疑惑:題名不全?有道教造像? 28

精細簡約,玲瓏別緻:北山五代第273號千手觀音龕漫筆32

少見!佛經未記載的造像題材組合龕:北山五代藥師變36

第三章北宋

大鐘寺圓雕造像:彌補大足石刻百年造像歷史空白40

石篆山:一處匯聚三教文化的石刻勝地43

忽如一夜春風來!大足道教石刻早期經典之作:石篆山老君龕48

為什麼會將石篆山高僧造像,認為是魯班像呢? 51

宋代大足人心中“聖母”形象,從石篆山龕像說起53

“雲想衣裳花想容!”北山第180號觀音變相窟56

玄奘取經故事圖,為何出現在大足北宋五百羅漢窟之中? 59

密宗流傳大足的見證:以北山孔雀明王窟等為例62

大足石刻專享的彌勒下生經變圖:北山第176號窟66

爭議不斷的北山第177號窟:地藏窟?還是泗州大聖窟? 70

第四章南宋(上)

祈干戈永息! “靖康之難”後營造的北山如意輪觀音窟74

大足南山之上,有個宋代道教神系完備的造像洞窟78

北山石刻的一幅線刻圖,何以引來諸多疑問82

“儀態俶譎,非複人間!”走進石門山十聖觀音洞86

中國宋代石窟藝術巔峰之作:北山轉輪經藏窟90

純道教造像的舒成岩石刻,是什麼道派所為? 96

在大足妙高山,儒釋道三教主尊共處一洞窟101

800多年前的千里眼和順風耳,原來長這個模樣! 104

宋代建築與雕刻藝術的佳作:大足多寶塔107

發現:一位鐵匠,800多年一直深藏在大足多寶塔中111

北山佛灣南宋時期光輝作品之一:第125號數珠手觀音114

北山摩利支天像:集天女柔美與戰神兇猛於一身117

靜觀水中月:從北山第113、133號水月觀音說起121

宋代道教造像的絕巔:石門山三皇洞125

八戒的前身“天蓬元帥”,在大足居然是如此威武129

大足石刻之水下版:十王殿石刻132

《趙懿簡公神道碑》《古文孝經碑》兩通名碑,何以同處一龕? 137

800多年前,他們在大足是這樣避暑的140

第五章南宋(下)

趙智鳳:清苦70餘年營建石窟藝術集大成之作144

走進幽邃神秘的寶頂山小佛灣147

三界輪中萬種身:寶頂六道輪迴圖中的宋代生活場景151

寶頂山華嚴三聖,其實之前被稱為“三世佛”154

千手奇觀,天下一絕:寶頂山千手觀音157

“真容偉巨”的寶頂釋迦涅槃圖及生平事蹟圖161

匠心獨具的典範之作:寶頂山毘盧道場165

一曲人間父母摯愛的頌歌:寶頂山父母恩重經變169

寶頂山雷音圖中,雷神為何為豬首人身形? 173

講述釋迦行孝的大型雕刻圖:大方便佛報恩經變177

呈現出諸多新意的寶頂山觀無量壽佛經變181

石窟藝術同題材登峰造極之作:寶頂山地獄變相186

密宗流傳的實物見證:寶頂山柳本尊行化圖190

一曲浪漫的田園牧歌:寶頂山牧牛圖193

大足石刻優選的造像洞窟:寶頂山圓覺洞198

明王像前的狂想:寶頂山十大明王龕202

寶頂山石刻:淌動的匠心205

大宋“攻鐫”:大足宋代石刻工匠漫談207

第六章明清

明代大足石刻規模優選的摩崖造像:千佛岩212

大足石刻真武大帝造像:從南山第1號說起215

技藝精巧的明代成化年香爐:大足石刻香爐漫談218

寶頂山石刻的晚期雕像221

回望:大足石刻發現之旅(1818-1945年)225

後記231


大足石刻十八講+大足石刻史話(共2冊)
NT$1575
注: 我們會宅配送貨到您府上,請您注意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