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ISBN:9787559667311
版次:1
商品編碼:13880128
包裝:精裝
開本:32開
出版時間:2023-04-01
用紙:膠版紙
頁碼:389頁
內容簡介
《像天法地》一書即秉承了“中華文明探源”的宗旨,從中國遠古眾多歷史遺跡入手,用大量詳實、豐富的考古資料,以科學、嚴謹的考古天文學視角,為讀者深入解讀了遠古先民對於宇宙的探索和對文明本源的追尋,引領大家進入文化尋根的世界。
呂宇斐先生作為中國考古天文學的資深學者,在本書中將歐美考古天文學、東亞考古天文學、瑪雅文化體係做了深入的橫向對比,並就中國諸多歷史文化遺跡中體現出來的宇宙觀做了科學全面的縱向剖析,以此經緯結合,為讀者構建出一幅清晰、宏大的宇宙信仰圖譜,幫助人們架構起“天、地、人”的思想紐帶,探尋中華文明的發展源流。
配套天文課程,獲得視聽享受
閱讀本書之餘,讀者還可以掃碼傾聽精品《觀天》課程,跟隨呂宇斐教授揭開浩瀚宇宙的神秘面紗。
作者簡介
呂宇斐: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數字內容技術與服務研究中心知識架構師;中國科學院浙江數字內容研究院研究員,數字文化實驗室主任;中國美院視覺中國協同創新研究中心研究員,研究生導師;東亞考古天文學大會會員,主要從事考古天文學、文化天文學、遠古視覺文化研究等。
精彩書評
呂宇斐先生多年來苦心鑽研古代中外天文學,通達古今,學養深厚,近年來以古天文學的理論與視角研究史前人類遺跡,為我們理解史前時期的許多遺跡現象,提供了一種全新的視野與合理的解讀。唯願讀者們能像我一樣,通過此書的閱讀,超越科學的距離,感受幾千年來天、地、人的互動與交融。
——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博物館館長、良渚古城發掘主持者 劉斌
宇斐先生重點研究的是正處於天文體系形成期的中國和世界,那是一個還沒有設禁、設限的歷史時代。先民通過對天象、天道的把握,留下了養生送死的偉大遺跡。宇斐先生最有價值的發現,莫過於那些留下遺蹟的遠古人對於天地的信仰,他們有意無意地接近了宇宙的秘密。
——當代著名文化學者、詩人、作家 餘世存











周易天文考古
ISBN:9787501035946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作者:陸思賢著
出版日期:2014-02-01
包裝:平装
開本:16開
用紙:膠版紙
頁數:500
內容提要
《周易天文考古》是一部視角新穎,內容豐富,功底紮實的學術著作。對周易六十四卦中所涉及的天文,結合考古發現、出土文物和古文字研究等,進行解讀,並引證古史神話資料來豐富解讀的內容。有關《周易》的書籍出版很多,但是,借助考古發現、出土文物和古文字研究,對《周易》深邃的思想作出全面的解讀,本書稿作者應該是第一人,而《周易天文考古》稿自然也為第一部。
目錄
前言——從考古學的視角讀《周易》
第一章把《周易》從“地上”讀到“天上”去
——《周易》的主題是記載中國天文學的起源
一以《尚書堯典》“四仲中星”為基礎做考察
二以曾侯乙墓出土漆箱蓋上的《星圖》為圖例
三《乾》卦中的“龍”,是遠古至上古時代的授時星象
(一)“初九潛龍”為冬至歲終大祭的觀像工作
(二)“九二見龍在田”為春耕播種的時令已到來
(三)“九五飛龍在天”為夏至日的觀像工作
(四)“上九亢龍”為秋收冬藏的時令已經到來
四讀《周易》從《乾》、《坤》兩卦入門
第二章包犧氏“仰則觀像於天”的發現
——陽爻“一”源於對“天球赤道”的觀察
一概述
二包犧氏“仰則觀像於天”的方法
三包犧氏為東方天帝的確立
四陽爻“一”為“天球赤道”的認定
五甲骨文的“赤馬”義出“天赤道”
第三章包犧氏“俯則觀法於地”的創造
——陰爻“一一”是以太陽方位確定地理方位的認識
一遠古先民們對太陽方位的測定
二測定日出之景的方法
三測定日人之景的方法
四“坤為大輿”的“太陽輪子”
——春分日與秋分目的確定
五陰爻“一一”定位於天地之“根”
第四章包犧氏立週天歷度從“零(0)”開始
——中國哲學史上的一個根本問題
第五章文王演易布數源於啟蒙教育
——設爻布數是認字識數的基礎教育
一關於古代的啟蒙教育
二設爻布數是基礎教學
三“學戊”的主體是“中宮戊己”
——干支表在童蒙教育中的使用
四周文王是一位教育家
第六章六爻布數為“爻題”的方法
——閱讀六十四卦的秘訣
一六爻布數為“爻題”
三“六爻之動,三極之道”為“三衡圖”的圖例
四紅山文化“三環”積石塚的發現
五數碼“九六”與陽爻、陰爻相配
六六爻布數與“四時五行”相配
第七章“週”為環天一周的宇宙體
——書名《周易》解讀
一書名《周易》是一個宇宙體
二以甲骨文的“週”字為引子
三“我姬氏出自天黿”一
四“我姬氏出自天黿”二
五炎黃二帝為祖源的確定
六甲骨文中“寇週”的記錄
七以《說文解字》的“週”字釋義總結
第八章“易”是六十四卦的主體
——書名《周易》解讀二.
一“易”是包羅天地宇宙萬物的總稱
——“易有太極”、兩儀、四象、八卦
二“易有太極”是“玄鳥生商”的本源
三甲骨文的“易”字取像於初為人母的乳房
——“稀韋氏”與伏羲神話的本源
四《說文解字》中的“易”字
五“易”是萬物生命之源
第九章關於“三易之法”
——書名《周易》解讀三
一“三易之法”以“法”字為綱
二“一日連山”記載夏半年的歲時觀像
三“二日歸藏”記載冬半年的歲時觀像
四“三日周易”為四時巡天一周
五“□人掌三易”的“巫咸”
六“巫環”義同“三日周易”
七“巫更”與“巫式”
八“巫目”、“巫易”、“巫比”與“巫祠”
九“巫參”為“夜漏”計時
第十章文王演易卦爻辭用“微言”
——龜甲佔I、在創造文字過程中的貢獻
一孔子在閱讀或創造“微言”過程的體驗
二龜甲過程的“觀像造字”
三“微言”本源於商民族先祖“上甲微”的創造
四卦爻辭的“微言”以《屯》卦為典範
第十一章《比》卦記載太陽的周日週年運動
——太陽是歲時觀像的主要對象
一概述
二卦象解讀
三卦辭解讀
四《比象》所表述的太陽週日週年運動
五甲骨文用乾支記日的文化底蘊
第十二章《履》卦記載日躔西宮白虎
——匈奴民族的虎文化與龍文化
一《履》卦記載日躔西宮白虎
二匈奴民族的虎文化
三匈奴民族的龍文化
四包犧氏的虎圖騰“羅羅”
第十三章《中孚》卦記載月相的變化週期
——半坡文化的“人面魚紋”月相圖
一卦象解讀
二卦辭解讀
三半坡文化“人面魚紋”月相圖
四甲骨文中以月相為名的“王恆”
第十四章《師》卦記載北斗七星率領著周天星座拱衛北極星
——關於二十八宿的起源
一卦象解讀
二卦辭解讀
三“初六”爻辭記載二十八宿四時周天的起點
四“六五”爻辭補充南宮朱鳥七宿
第十五章《隨》卦記載星空圍繞著北天極旋轉
——紅山文化女神廟取義於北天極的“極廟”
一《隨》卦卦辭記載“蓋天說”的宇宙模式
二“初九”爻辭“官有渝”是周天星官拱衛著北極星
三紅山文化先民們建造的“極廟”
——牛河梁女神廟的發現
四地名“隨”的文化淵源
第十六章二十八宿領頭的角宿星座
——《乾》卦的“龍”與甲骨文的“龍”字
一《乾》卦“初九潛龍”與甲骨文中的“龍”字
二“幹”字形冠的角龍. .
三沒有冠的角龍
四“且”字形冠的角龍
五“辛”字冠的角龍
六“八”字形冠的角龍
七甲骨文“龍”字取像於穀粒籽種萌芽的形象
——《屯》卦主題解讀
第十七章包犧氏“觀鳥獸之文”的“獸”
——倉頡創“鳥獸蹶迒之跡”的造字方法之一
一守衛著太陽神的“龍犬”
二獸中之王“麒麟”的原型
三長有“虎角”的“委虎”(附:虎豹之神西王母)
四包犧氏扮演“太陽虎”
第十八章包犧氏“觀鳥獸之文”的“鳥”
——倉頡創“鳥獸蹏迒之跡”的造字方法之二
一美麗的“長尾鳥”
二神奇的“鳳鳥”與“大鵬鳥”(附:南宮朱烏)
三凶猛的“短尾鳥”(附:比翼鳥)
四“離為雉”的“太陽鳥”
第十九章天文學是文明起源的基礎
——包犧氏開創的觀像授時工作
一包犧氏的“始作八卦”是奠定觀像授時工作的基礎
二包犧氏的誕生神話
第二十章炎帝神農氏的創造
一關於耒耜與犁的創造
二“日中為市”正時的測定
三炎帝羌族姜姓的考古追踪
四“羝羊觸藩”是黃道與赤道相交
——《大壯》卦主題解讀
五炎帝之女“精衛填海”的故事
第二十一章黃帝軒轅氏的考古追踪
一“軒轅黃龍體”的原生圖騰
二“軒轅之圍”的考古追踪
三黃帝的誕生神話
四黃帝族的後裔子孫們
五黃帝為天帝的確立
第二十二章夏商周三代奠定中華古國的基礎
一堯、舜、禹禪讓的故事
二夏禹治水是為開發平原
——《豫》卦主題解讀
三夏商周三代都是“天朝”
四中華古國的人王天帝都是“神”
五從“中商”到“中國”都是觀像用詞
——《觀》卦主題解讀
六《革》卦“湯武革命”的歲時觀像意義
——《革》卦主題解讀
七姬姓“西周之國”的神話傳說
八中華古國是一個多民族共同體
後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