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ISBN:9787568069861
版次:1
包裝:平裝
開本:32開
出版時間:2021-06-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56
編輯推薦
★ 台灣著名茶人李曙韻、商務印書館總編輯方鵬程、文化名人陳文茜、漢聲雜誌黃永松等鼎力推薦!
★21位不同領域茶人,21種習茶生活態度。全面呈現茶人與茶、茶具、茶席不動聲色的魅力,回歸寧靜與從容。
★ 一席一世界,一茶一菩提。 “濃非厚,淡非薄,茶與人情皆如此。”
★ 收錄資深攝影人廖素金百餘幅精美攝影作品,文圖相得益彰。全彩特種紙印刷,裸書脊裝幀,完美復原台版,纖毫畢現地傳遞茶之美、茶人之美、茶藝之美。
★ 精彩文摘:
1. 茶的有趣與人格、層次無關,但能喝出其中的茶湯趣味者,卻與其心胸風度相連;淡茶一杯的清朗,自古至今實無須理論支撐,只要融入真誠,就是一杯好茶。
2.茶湯入口,無須言語,即心領神會,這是難得愉悅的經驗。
3. 人生香甜的果實,印證了吃得了苦的精神,原來喝茶還有這一味“苦”,茶中之苦能夠化得開,人生也當如此。
4. 只有不斷練習以身心和茶具互動,對一個個動作有了感覺,了解何謂韻律、大小、優雅,方有個人格局。
5. 有些事情,只有當我們親身用生命、用時間、用僅有的資源與獨特的堅持,去實際經驗過一番,才有那實實在在的體悟。
6. 同一種茶,在不同的人手裡,因不同的壺、溫度、時間,所展現出的茶湯滋味也各異,每每都令我眼前一亮。
7. 茶人是藉由器物修行之人,亦不在茶具形式,一切隨緣,才能練就到「心手閒適」的境界。
內容簡介
坐擁千把名茶壺萬片茶磚的“貝勒爺”,
花六萬塊機票錢從澳洲飛過來的“名狗安格斯”,
患有“習茶強迫症”的外國“茶博士”,
午夜兩點半*精神的夜貓子茶人,
為美國第一家庭奧巴馬家設計餐具的設計師,
參加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的古茶室主人,
琴、棋、書、畫、花、工、藝照單全收的國際珠寶旗艦店長,
不計回報種植有機茶園的現代茶農,
法國坎城影展上驚艷的女導演,
留學義大利、推廣義大利美食的室內設計師…
一群有趣的人聚在一起做有趣的事情,寫有趣的文章,就成了這本書──《茶二十一席》。
他們是設計師、製茶師、建築師、音樂家、攝影師、導演、文學家……他們來自不同領域,有著不同的身份,而當他們脫下疲憊的外衣,進入自己的生活時,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身份──茶人。講述21位茶人關於種茶、品茶、學茶、習茶、戀茶、研究茶的故事,他們各自與茶的故事不同,但是茶無一例外地改變了他們的生活和心靈。
都會生活,得不所願、願非所得,是否讓你疲累? 《茶二十一席》,看21種不同的茶人人生,找出屬於自己的一萬種可能。用茶人的第三隻眼帶你暢泳茶美學空間,體會茶人的百千滋味,洗去心靈的浮躁與疲憊…
作者簡介
古武南
生於台灣新竹客家人聚集的北埔,曾做過西服店裁縫、服裝設計師、服飾店老闆,現在是北埔文化工作室負責人、「水井」茶室主人、古蹟解說員,2009年台灣故宮博物院茶室展覽空間設計師兼茶藝示範講師,2011年義大利威尼斯國際雙年展「春德的盛宴」事茶人。
廖素金
攝影師,設計師,用鏡頭記錄茶人生活點滴、茶具難掩魅力、茶席特有張力。同時,也是個茶具製造者,美國第一家庭奧巴馬家的白色茶具即出自其手。
精彩書評
生命的精彩藉由茶來演繹得如此淋漓盡致,讓我們這些平凡的人徒生羨慕之心。也許與茶結伴,才是紅塵*美的修行。
——台灣《聯合報》
這本書讓我們看到,一份好的心境並不昂貴,很多時候,一則鏽跡斑斑的茶匙,一方透著婉約與古樸之美的茶席,三五好友散座,一縷茶煙裊娜,就足夠了……時間靜靜流淌,甘願沉浸在這樣的時刻。
——香港《文報》
茶是有生命的,但只有懂它的人才能看見茶的生命,珍惜茶的生命。這本書中的二十幾個人都是這樣懂茶的人。因為這份懂得,自身的生命也提升了。
——香港《經濟日報》
目錄
緣起 「人儋如菊」茶書院 – I
導讀 茶之情侶 – i
第一席- 001 -
夏日茶席 / 陳麗珍
家裡的茶席也會順應季節而有所變化,就那樣靜靜地擺著,慢慢調整呼吸,燒開水,專注當下每一件事
第二席- 011 -
茶與樂的交融 / 陳麗英
在等待每一泡茶的鄭重氛圍中,須臾中的驚喜與期盼開啟了更多元的感官世界,作為一個茶人,茶讓我在表演藝術裡更安定,旋律無形的變化也呈現出更多麼前所未有的預見
第三席- 019 -
每次茶湯的美好都會留在心裡/ 呂宜家
在這裡,茶席不只是視覺上的美、味覺上的享受,更會有一種超越感官的心靈感動,讓人想要坐下來體驗一席茶
第四席- 029 -
好名器 / 邵淑芬
每當一件新器形開發出來,受到茶友們的喜愛,所有的辛苦都化為欣喜,也正因為如此,我們將會更加努力
第五席- 037 -
茶的美好境況因人而生 / 賴俊竹
向逝去的人學習,身體力行地事茶,盡其所能地去親近並認真體驗茶的所有,包括你喜愛的那些事茶人,死後仍然如故
第六席- 043 -
茶湯的滋味/ 李如華
心中的女兒是什麼模樣?就是這杯茶湯的滋味呢!
第七席- 051 -
一隻茶盞的千年孤獨 / 郭國文
凡事禍福相倚,往往缺點就是優點,事情有一體兩面,就看我們從哪個角度看待事物了
第八席- 059 -
茶與人的緣分 / 廖素金
茶的有趣與人格、層次無關,但能喝出其中的茶湯趣味者,卻與其心胸風度相連;淡茶一杯的清朗,自古至今實無須理論支撐,只要融入真誠,就是一杯好茶
第九席- 073 -
茶即道場,心是修行 / 林筱如
愛茶變成我的宿命,不自覺把茶席變成猶如佛龕般的莊嚴聖地,神聖不可輕褻,所以堅持不讓人隨意置放物品於茶席上,執著程度常讓人不敢恭維
第十席- 081 -
整個世界只剩茶與我 / 程婉儀
人生,不該過得如此規律無味,我要從自身提煉出所有神賜下的恩典,要有意義及有意識地過這一生,成為有影響力卻不張揚的人
第十一席- 091 -
那些人,那些茶,那個我/ 蔣蕙蘭
茶湯入口,無須言語,即心領神會,這是難得愉悅的經驗
第十二席- 099 -
一路跟隨,一路習茶 / 黃珍梅
感謝你給予的跟隨,讓我對茶重新定義,找到*適合自己的茶,也找到真正的自己
第十三席- 105 -
好好擁抱,珍惜現在 / 林千弘
人生香甜的果實,印證了吃得了苦的精神,原來喝茶還有這一味“苦”,茶中之苦能夠化得開,人生也當如此
第十四席- 117 -
茶人心物 / 溫萍英
只有不斷練習以身心和茶具互動,對一個個動作有了感覺,了解何謂韻律、大小、優雅,方有個人格局
第十五席- 127 -
一位茶農的有機路 / 謝瑞隆
有些事情,只有當我們親身用生命、用時間、用僅有的資源與獨特的堅持,去實際經驗過一番,才有那實實在在的體悟
第十六席- 141 -
習茶的強迫症 / 史浩霖
茶味與茶藝都很美,但對我而言,習茶的目標跟「生活美學」無關。 「美學」常被當作「消費」和「購物」的藉口,但是習茶的目標則是一種「製作」
第十七席- 151 -
白毫烏龍的相遇 / 吳玲禎
何其有幸,行走於光陰茶海,在絕美今朝相遇,遇則盡興,不問悲歡。就像仍在案頭的茶籽,安安靜靜地,一如既往
第十八席- 169 -
記憶中幸福的味道 / 任政林
同一種茶,在不同的人手裡,因不同的壺、溫度、時間,所展現的茶湯滋味也各異,每每都令我眼前一亮
第十九席- 183 -
千把壺 萬片茶 貝勒爺/ 郭永信
茶人是藉器物修行之人,亦不在茶具形式,一切隨緣,才能練就到「心手閒適」的境界
第二十席- 197 -
初識茶的旅途 / 陳玉琳
進入茶的世界直至今天,還是想要繼續待在茶裡,細細感受自己的身體,也更安住在內;透過茶席,乘著時間旅行古今自由來去,彷彿一座美妙的時間裝置;因為習茶,進入物質的微觀世界,並進行了千萬種可能的層次變化。
第二十一席- 205 -
潔淨的山茶 / 古武南
不管是有機栽種、生態管理,抑或是潔淨天然,只要是使用過這塊土地的人,都必須具備對大地奉獻回饋的心,才不算辜負
後 記- 21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