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單

古建奇談 打開古建築 遺介 中國古代建築科學 歷史 文化 欣賞方式 城池 宮殿 民宅 祭壇廟 陵墓 庭園
NT$ 998  

古建奇談 打開古建築 遺介 中國古代建築科學 歷史 文化 欣賞方式 城池 宮殿 民宅 祭壇廟 陵墓 庭園

免郵費 貨到付款 七天鑒賞期

古建奇談 打開古建築

遺介 編

出 版 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年10月01日 

裝 幀:平裝

ISBN:9787111680239

頁數:237頁

開本:16開

主編推薦

1.從中國古建築起源講起,涵蓋城池、宮殿、民居、壇廟、陵墓和園林6大類型,另有5種中國古建築的趣味結構和構築物等您發現2.8大系列古建築模型,“ 解剖」中國古建築;48個3D小動畫,掃一掃二維碼,讓古建築「動」起來3.蘊藏在古建築中的聲學、力學等古人智慧和豐富的歷史人文知識,一本書助您 玩得清楚、看得明白,帶您一探中國古建築之美4.此書在手,古建不愁。 親子共讀的趣味讀物、古建築文化旅行與科普手冊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本中國古建築科普圖書,以活潑的語言使讀者可以快速了解中國古建築的發展。 透過「××是如何演變的」「如何欣賞一個××」「××有話」等問答方式,講解中國古建築的類型、歷史、文化、欣賞方式等。 同時結合二維碼動圖,將古建築一一拆解,讓中國古建築「活」起來。 全書共分8章,從中國古建築起源講起,涵蓋城池、宮殿、民居、壇廟、陵墓和園林6大類型,另有5種中國古建築的趣味結構和構築物等您發現。 淺顯易懂的圖解形式搭配拆解動圖,適合中國古建築愛好者以及喜歡中國傳統文化與遺產的大朋友小朋友閱讀。

目錄

●序

前言

第一章 中國古代建築起源/001

1 最早的房子,是什麼? ——從天然房屋到原始屋/002

2 建築是如何演變的? /004

3 如何「辨識」古建築? /008

4 古建築有話說/023

第二章 中國古代城池與防禦建築/024

1 城牆,是什麼? /026

2 城牆是如何演變的? /026

3 如何欣賞古城池? /028

4 城牆今何用? /036

5 城牆有話說/037

第三章 中國古代宮殿/038

1 宮殿,是什麼? /040

2 宮殿是如何演變的? /040

3 有名的宮殿有幾個? /052

4 如何欣賞一座宮殿? ——故宮/054

5 宮殿有話說/061

第四章 中國古代民居/062

1 民居,是什麼? /064

2 民居是如何演變的? /064

3 中國民居有幾種? /068

4 如何欣賞一個民居? ——四合院/072

5 民居有話說/081

第五章 中國古代壇廟/082

1 壇廟建築,是什麼? /084

2 壇廟是如何演變的? /086

3 如何欣賞壇廟? /101

4 壇廟有話說/117

第六章 中國古代陵墓/118

1 陵墓建築,是什麼? /120

2 陵墓建築是如何演變的? /126

3 如何欣賞陵墓? /142

4 陵墓有話說/147

第七章 中國古代庭園/148

1 園林,是什麼? /150

2 庭園是如何演變的? /151

3 如何欣賞中國庭園? /155

4 園林有話說/173

第八章 趣類/174

1 建築力傳導-鬥拱/176

2 佛教塔千重-古塔 186

3 山中有大佛-石窟寺/193

4 天塹變通途-橋樑/212

5 屋頂有怪獸-脊獸與蹲獸/222

參考文獻/230



中國古建築修繕技術


作者:文化部文物保護科研所 編


出版社: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出版日期:1983-08-01


ISBN:9787112014132


字數:323000


頁碼:380


版次:380


裝幀:精裝


開本:32開


內容提要

《中國古建築修繕技術》著重總結老一代古建築修繕工人的實際操作經驗,內容包括木、瓦、石、油漆、彩畫、搭材等六大作的修繕技術和傳統作法,並對若干新材料 、新工藝也作了簡要的介紹。

  《中國古建築修繕技術》適合從事古建築修繕的工人、技術人員及管理人員閱讀、參考。

前言/序言

  中國古建築是我國悠久文化遺產的組成部分,是古代勞動人民偉大創造的結晶。 這些建築具有合理的結構型式,獨特的建築風格和巧思多變的設計手法,其輝煌成就在國際上久享盛名。 解放後,黨和政府非常重視古建築的保護工作,1961年國務院公佈了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和文物保護管理暫行條例。 並在一些省市自治區建立了專門的古建築維修隊伍和文物保管所,對於若干重要古建築陸續進行了維修整頓,取得了很大成績。 近年來,由於城市建設和旅遊事業的發展,維修古老建築的任務日益繁重。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從事古建築修整的老工人越來越少,技術力量感到不足,這和古建築維修工程量相比是很不相稱的,深憂當前流傳多年的古建築維修技術 漸有失傳之勢。 因此,總結老工人的實踐經驗,剔除封建文化的糟粕,發揚傳統,技術的合理部分,編寫成書,流傳下去,對於繼承我國優秀的文化遺產,培養青年工人是很有必要的。

  就全國情況來看,以北京、山西、河北、山東等地區保存的古建築最多。 特別是北京,自公元十世紀以來,曾是遼、金、元、明、清等五個封建王朝的都城,文物古蹟最多,至今還遺存著大量的明、清時代的古建築,規模之宏大 ,品質之精萃,無不冠子全國。 發展到清代的雍、乾時期,統治階級基於生活享受和政治上的需要,土木建築興造日繁,一切營造工程皆奉工部《工程做法》為準則。 沿用既久,遂形成一種歷史傳統,舉凡木、瓦、石、油、搭材各作皆有一套成熟的施工技術規範,傳播範圍極為廣泛。 直到今天,北京和華北一帶維修古建築,基本上仍在沿用這種傳統做法,可見它在建築界的影響是很大的。 因此,本書確定以北方常見的明、清官式建築作法為編寫物件。

目錄

前言

章 中國古建築概述

節 完整的木架體系

第二節 多元化的群體佈局

第三節 美麗動人的藝術形象

第四節 木結構優越的抗震性能

第五節 古代建築的設計與施工


第二章 木作

節 古建築修繕中應了解的一般規則

第二節 柱子

第三節 大木架構

第四節 鬥栱

第五節 裝修


第三章 瓦作

節 台基

第二節 牆體

第三節 地面

第四節 屋頂

第五節 影壁、牌樓、門樓及雜式建築

第六節 各種灰漿的配製


第四章 石作

節 採購石料

第二節 石構件種類

第三節 施工工具與安全設施

第四節 石活製成加工

第五節 剔鑿花活

第六節 石構件的添配與修補

第七節 石活抬運翻跤

第八節 石活安裝


第五章 油漆作

節 材料配製

第二節 木基層處理

第三節 一麻五灰操作工藝

第四節 單披灰操作工藝

第五節 三道油操作工藝

第六節 掃青、掃綠、掃蒙金石

第七節 貼金

第八節 掃金

第九節 單方用工用料參考表


第六章 彩畫作

節 彩畫材質性能與配製

第二節 操作程序

第三節 和璽彩畫總則

第四節 旋子彩畫總則

第五節 蘇式彩畫總則

第六節 天花彩畫

第七節 鬥栱彩畫

第八節 其他構件作法

第九節 新式彩畫

第十節 單方用工用料參考表


第七章 搭材作


古建奇談 打開古建築 遺介 中國古代建築科學 歷史 文化 欣賞方式 城池 宮殿 民宅 祭壇廟 陵墓 庭園
NT$998
注: 我們會宅配送貨到您府上,請您注意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