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中醫藥重大理論傳承創新典藏
作 者:張伯禮, 李振吉 著 張伯禮,李振吉 編
出 版 社: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年08月01日
頁 數:580
裝 幀:精裝
ISBN:9787513250818
內容介紹
解決制約中醫藥發展的關鍵理論問題和提高臨床療效為核心,傳承創新,積極開展科學研究,在中醫藥基礎理論和重大疾病防治關鍵技術等方面取得了一批具重大影響的科技成果,主要涉及血瘀證與活血化瘀,方劑配伍與組分中藥,冠心病中醫治療,新發傳染病中醫藥研究,針麻鎮痛,經穴特異性,中風的中醫藥治療,扶正培本治療腫瘤,白血病中醫藥治療,中醫體質學說,腎本質研究,絡病理論,糖尿病中醫藥治療,退行性骨病的中醫藥治療等24個專題。本書系統總結了以上重大理論傳承創新核心成果。分緒論和24章闡述。緒論介紹核心成果總體概況,揭示傳承創新的特點、規律和對中醫藥發展的啟示作用。各章則從傳承創新的研究摘要、歷史沿革、研究背景、研究內容、標誌性成果、學術影響和轉化應用以及結語等方面闡述。特點及創新性:傳統與現代結合,富科學性、原創性、優選性和實用性。重要性及意義:本書從中醫......
由張伯禮、李振吉任主編,胡鏡清任執行主編,王國強、王永炎、陳可冀、鄧鐵濤任顧問,系統總結中醫藥領域所取得的重大理論傳承創新核心成果。全書共分上下兩篇。上篇是應用現代科學技術開展的中醫藥研究重大成果彙編,依其研究的時間分列27章。這些成果的確定是通過問卷調查、專家諮詢與論證等方式徵集的,共識度較高。每章包括歷史沿革、研究內容與標誌性成果,學術影響和轉化應用,結語和獲獎、代表性論文及著作等內容,都是由成果的參與者親筆撰寫。內容包括但不限於他們取得的成果,希冀總結相關領域的研究進展。下篇是3批90名國醫大師的學術思想擷英,是組織專家在國醫大師們公開發表文獻的基礎上,對他們的學術思想進行橫向抽提梳理,共分為“‘生生醫學’理論及其意義”“脾胃學說新論及其應用”等16章內容進行歸納提煉,其間再組織專家論證,修改審定,幾易其稿而成。
特點及創新性:傳統與現代結合,富科學性、原創性、先進性和實用性。
重要性及意義:本書從中醫藥理論傳承創新著眼,首次系統總結,填補了該領域的出版空白。可為中醫藥學術發展提供借鑒和指導,有利於中醫學理論進一步創新和發展。必將具有劃時代的現實指導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目錄
●緒論
一、中醫藥學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
二、中醫藥學理論基礎及特點
(一)中醫藥學理論內涵
(二)中醫藥學理論特點
三、中醫藥理論傳承創新的實踐
(一)偉大的實踐必將產生創新的理論
(二)中醫藥理論傳承創新案例
(三)國醫大師學術思想
四、文化自信與標準自立
(一)中醫藥學是中華優秀文化的代表,當自信
(二)將文化自信轉化為自覺、自立,以國際標準引領世界
上篇重大理論傳承創新成果
第一章青蒿素研究
一、歷史沿革
(一)瘧疾——自古以來的全球重大寄生蟲病
(二)中外對瘧疾的防治
(三)越南戰爭與“523”任務
二、主要內容和標誌性成果
(一)青蒿抗瘧活性化學部位提取的突破
(二)青蒿素的發現
(三)青蒿素抗瘧的臨床驗證
(四)青蒿素化學結構的確定
(五)青蒿素衍生物的開發
(六)以青蒿素為基礎的複方製劑研發
(七)青蒿素類藥物的藥理作用和安全性
(八)青蒿素的其他功效研究
(九)青蒿的資源培育、青蒿素的細胞工程和人工合成
三、學術影響與轉化應用
(一)我國原創的劃時代的新型抗瘧藥
(二)學術影響力和產品走向世界
(三)挽救了數百萬人的生命
(四)國內外大獎激勵創新正能量
四、結語
五、獲獎、代表性論文及著作
第二章針麻鎮痛研究
一、歷史沿革
(一)古代論述
(二)研究背景
(三)存在的問題和科研思路
二、主要內容與標誌性成果
(一)確認針刺具有鎮痛作用
(二)針麻鎮痛機制探討
(三)針麻鎮痛臨床應用
三、學術影響與轉化應用
(一)學術影響
(二)轉化應用
四、結語
(一)針麻的優勢
(二)針麻的不足之處和克服之道
(三)展望
五、獲獎、代表性論文及著作
(一)獲獎
(二)代表性論文
(三)代表性著作
第三章血瘀證與活血化瘀研究
一、歷史沿革
二、主要內容與標誌性成果
(一)豐富發展血瘀理論
(二)創新冠心病中醫病因病機
(三)規範血瘀證臨床診斷
(四)創建多种血瘀證模型及實驗方法
(五)深化血瘀證實質
(六)創新發展活血化瘀治法
……
下篇國醫大師學術思想擷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