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盡奇峰(石濤畫學全解上下)/中國畫學縱橫論叢
作者:楊成寅
ISBN:9787513407953
出版社:故宮出版社
版印次:1版 1次
開本:16開
裝幀:平裝
頁數:842
出版時間:2015-12
印刷時間:2015-12
作者介紹
楊成寅,河南省南陽鎮平人。 1926年生。 雕塑家、畫家、美術理論家、翻譯家,兼長哲學、美學及語言學。 1956年,中國美術學院華東分院(現中國美術學院)研究生畢業。 中國美術學院教授、浙江省美學學會首任會長。 現任杭黃賓虹學術研究會會長。 雕塑、繪畫作品曾在杭州、廣州、法國巴黎展出。 近十餘年對壓克力畫進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 學術專著主要有《太極哲學》《成中英太極創化論》《藝術美學》《石濤畫學本義》《新編藝術概論教程》《黃賓虹畫學解析》《藝術規律與創造》《現代漢語句 型概論》《美學範疇概論》(主編並撰稿)等。 翻譯著作主要有《藝術概論》(蘇)、《馬克思列寧主義美學概論))(蘇)、《美學概論》(法)、《美的分析》(英)、《美的問題》(蘇)等。 主編《中國歷代書畫理論評註》叢書,繪畫卷已出版。 報刊發表美術評論上百篇。 1992年起獲政府特殊津貼。 1993年所主編的《美學範疇概論》獲浙江省優秀圖書一等獎並獲得全國圖書金鑰匙獎。 2002年被評為浙江省有傑出貢獻的老文藝家並獲得金質獎章。 2004年由中國美術家協會授予「卓有成就的美術史論」稱號。 2004年所著《太極哲學》被評浙江省第十二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2002—2003年度)專著類一等獎。 在2010年世界第十三回易經大會上,《太極哲學》獲獎金,楊氏本人被授予「世界《易經》導師」稱號。
內容簡介
楊成寅所著的《搜盡奇峰(石濤畫學全解上下)/中國畫學縱橫論叢》是至今從哲學、美學和書畫技法層面上全面深入研究石濤書畫理論的一本學術專著。 它在對石濤的《畫語錄》、《畫譜》和新發現的《畫法背原》等著作以及大量題畫詩文的註釋和通解的前提下,揭示出其太極哲學、太極美學的概念、 命題的內涵。 本書作者透過對石濤《畫語錄》的譯述與分析,並結合石濤的存世繪畫作品,探討石濤畫學想法。 本書在證明和復原石濤哲學、美學和畫畫思想體系的基礎上,批評、分析了當代中國石濤畫畫研究中的某些錯誤片面的觀點,澄清了石濤多次運用的如太極、 無極、 蒙養、生活、受識、氤氳、混沌、資任等範疇概念的真正內涵。
目錄
鄧白先生序
王朝聞先生就《石濤畫學本義》一書給著者的信
駕滄先生對《石濤畫學本義》一書的評論
《石濤畫學本義》自序
《搜盡奇峰·石濤畫學全解》自序
第一章 石濤畫畫的基本概念與基本理論
一、一畫論
(一)「一畫」的基本意義
(二)「蒙養生活」的基本意義
(三)對繪畫規律、法則的看法
(四)「一畫」論的基本法則
(五)石濤的發展觀
(六)「一畫」論的哲學基礎
二、蒙養生活論
(一)「蒙養」與「生活」的分與合
(二)「生活」的基本內涵
(三)「蒙養」的基本內涵
(四)「蒙養」與「生活」的區別、連結與交融
(五)「蒙」與「養」的區別
(六)「蒙養」概念的來源
(七)作為自然山水美學表情的“蒙養”
(八)關於「蒙養生活」的簡短結論
(九)附記:對「蒙養」概念出處的新發現
三、資任論
(一)山水的自然屬性與社會內容的關係
(二)山水美感表情的客觀基礎
(三)山與水美感表情的相互制約
(四)對山水美感表情的感受、理解與藝術表觀
(五)山水畫創作中各種因素的相互制約
(六)“寄興”與“假道”
四、尊受論
(一)《尊受章第四》原文及原文大意
(二)「受」的基本內涵
(三)「識」的基本內涵
(四)「受」與「識」的關係
(五)「受『識』別解簡析
五、氤氳論
(一)筆墨的相對獨立性
(二)筆墨與造型與表現
(三)筆墨與“一畫”
(四)筆墨與“蒙養生活”
(五)「氤氳」的基本內涵
(六)書法、繪畫異同論
六、無法而法論
(一)法與限制和無限制
(二)有法與無法的辯證法
(三)借古開今論
(四)變化與自我
……
第二章 石濤生平事蹟資料彙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