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徽宗:天下一人
出版社: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
ISBN:9787559807656
版次:1
包裝:精裝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18-08-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596
字數 :523000
編輯推薦
★ 《萬歷十五年》之後的重磅歷史著作,兼具敘事技巧與學術高度-著名歷史學家、美國歷史學會終身成就獎得主伊沛霞教授心血之作,積數十年之功,集合 西方學界在此專題上之大成,為宋徽宗立傳。 美國歷史學者李瑞(Ari Daniel Levine)則認為從黃仁宇之後,還沒有一流學者撰寫過這樣兼具學術高度和敘事技巧的著作,讓專業人士和普通讀者都能沉浸其中。
★ 以現代史家之眼,還原宋徽宗的真實生命歷程-拋開中國傳統史學符號化的道德指責,伊沛霞教授以「了解之同情」的現代學術立場與現代政治觀點,從宋徽宗自己的 視角出發,再現了北宋末期的歷史與時代風貌。
★ 北宋末期,中國的藝術水準究竟取得了多高的成就? ——作為歷史上屈指可數天賦極高的藝術家皇帝,在書法、繪畫、詩詞、茶道、建築等多個領域,宋徽宗在位年間,有何種影響。 他和同時代藝術家,如何往來。 以繪畫為例,作者選取五幅名作,進行了細緻的分析。
★北宋的滅亡是偶然還是必然? 在位二十餘年,宋徽宗犯過哪些錯誤? 在邁向盛世的時刻,宋徽宗在面對外交、戰爭、黨爭、經濟方面的棘手問題時,出於何種目的,做出了哪些決策,使得情勢急轉直下,乃至最後淪為亡國之君?
內容簡介
宋徽宗在位期間,中國幾乎是世界上最先進的國家。 在位二十多年間,這位極富藝術天賦的皇帝帶領宋朝達到了文化上的鼎盛。 不過,因為被女真人俘虜,最後死於異國他鄉,宋徽宗更多的被後世認為是一個失敗的皇帝,道德教育的反面教材。
伊沛霞教授積數十年之力撰成《宋徽宗》,成為英文世界為這位皇帝撰寫的首部完整傳記,試圖矯正大眾對徽宗「腐化、昏庸」的偏見。 伊沛霞重塑了宋徽宗的形象,將其放回歷史語境中,還原一個繁榮國度的君主不斷追求卓越榮耀的雄心——儘管這份雄心以悲劇收場。
徽宗在即位早期竭力超脫朝廷黨爭,隨後將精力轉移到自己擅長的領域。 他大大拓展了朝廷的慈善事業,建立官學、醫院、孤兒院、乞丐墓地。 身為藝術家,他身邊圍繞著傑出的詩人、畫家、音樂家,他也修築了壯麗的宮殿、寺觀和庭園,後世幾乎難以媲美。 他對道士青眼有加,為道經作注,也讓臣民也接受並實踐這種信仰,不過他對道教的虔誠最終偏離了儒學主流,削弱了他的治國能力。
作者簡介
伊沛霞(Patricia Buckley Ebrey),哥倫比亞大學東亞研究博士,華盛頓大學歷史系教授。 近年來致力於宋代社會文化史的研究,著述豐富,代表著作為《早期中華帝國的貴族家庭:博陵崔氏個案研究》、《內閩:宋代的婚姻和婦女生活》(1995年列文森 獎)、Accumulating Culture: The Collections of Emperor Huizong(2010年史密森學會島田獎)、《劍橋插畫中國史》。 2014年,為了表彰伊沛霞在學術研究上的貢獻,美國歷史學會為她頒發終身成就獎。
精彩書評
就史籍解讀與史學反思而言,宋徽宗是個很好的個案。 在習見的歷史敘事中,徽宗無疑是反面形象。 本書作者強調徽宗既是皇帝,也是“人”,希望避開以往的評價框架,以不同類型的材料和多種細節,拼出形象豐富的宋徽宗
——鄧小南(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研院院長)
伊沛霞教授將個人和政治、政策和人性結合在了一起,努力追索到底是什麼推動著宋徽宗一步步追求文化復興和政治改革,為我們理解統治者仍在灌輸的激情提供了一個新 的面向-不管這種激情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
——戴仁柱(Richard L. Davis,嶺南大學教授)
自從黃仁宇的《萬歷十五年》以來,還沒有大學者為一般讀者寫一部中國皇帝的傳記。 伊沛霞廣泛徵引各類原始資料,依照主題和時間重新梳理,以全新的視角加以處理,修正了徽宗長久以來的負面形象。 她沒有從「不可避免地走向失敗」這個角度來解讀宋徽宗,而是努力從徽宗的視野來看他的世界,並時刻意識到徽宗在做決定時究竟掌握哪些信息。 伊沛霞對宋徽宗生平的解讀是人文主義的,並帶有心理學上的說明,她試圖重新想像皇帝威嚴的外表下隱藏的脾氣秉性、真情實感和個人思想。
——李瑞(Ari Daniel Levine,喬治亞大學教授)
目錄
中文版序
前言
年代表
人物表
宋代帝後年表
第一部 初涉國政(1082—1108)
第一章 長在深宮(1082—1099)
第二章 登基(1100)
第三章 謀求均衡(1101—1102)
第四章 支持新法(1102—1108)
第二部 致力輝煌(1102—1112)
第五章 崇奉道教(1100—1110)
第六章 重振傳統
第七章 招徠專家
第八章藝術家皇帝
第三部 大展宏圖(1107—1120)
第九章 追求不朽
第十章 宮廷之樂
第十一章 與宰臣共治
第十二章 接受神啟(1110—1119)
第十三章 宋金聯合
第四部 面對失敗(1121—1135)
第十四章 敗局(1121—1125)
第十五章 內禪(1125—1126)
第十六章 天崩(1126—1127)
第十七章 北剋(1127—1135)
結語
附錄A:不採用徽宗及徽宗朝的一些常見故事的原因
附錄B:徽宗的嬪妃及子女
徽宗年表
註解
參考書目









宋徽宗(天才在左天子在右)
作者:王霄夫|責編:張可|繪畫:葉露盈
出版社:浙江文藝
書號:9787533962272
出版時間:2020-10-01
印刷時間:2020-10-01
版次:1印次:1
開本:16開
包裝:平裝
頁數:402
字數:369千字
內容提要
作品以奇幻的筆法戲 劇化地呈現了宋徽宗趙佶 的一生。 書中李師師等歷 史人物紛紛登場,真實與 夢境的交錯推動著一代帝 王的命運走向,將趙佶充 滿悲劇色彩的人生和北宋 王朝 的繁華與傾覆展 現得淋漓盡致。
作者簡介
王霄夫 六十年代生人,父籍山東,母系浙江。 沉浸文壇多年,大小作品無數,然寫作為人,都偏向低調;戲曲、電影、電視劇均有涉獵,但情有獨鍾,卻還是小說。
2004年,一部《江山美人-宣和元年的愛》出版,同時改編影視。 銷聲匿跡,沉寂十年後,一部 為厚重和深沉的歷史傳奇《審判日》悄然脫稿,奉獻讀者。
其日:我寫歷史,乃為觀照當下。
目錄
一 第八件黃袍加身十一子
二 我且神遊東南裁判蹴鞠
三 熱血男兒美夢暗許祖妃
四 美哉順兮得意乎好開頭
五 蛇跗琴側立生死誓約
六 天子春遊覺悟匡正朝綱
七 朝殿君臣高唱大江東去
八 通判賄贈樞相美貌義女
九 落杏兒或是人間 色
十 大晟府令獻詞花魁娘子
十一 大名藝人陪伴空虛時光
十二 調包妙計瞞騙多情聖君
十三 仙女飛天一般全無影蹤
十四 她那一年失約梅雪詩會
十五 女詞家伉儷正重歸於好
十六 恩愛柔情如此端午之夜
十七 不曾料她在人世間消失
十八 飄忽如雲仍然無處尋覓
十九 那玉膝一跪為曲魁求情
二十 私情求公義豈遇山東盜
二十一 豈是醉杏樓夢一般美好
二十二 京師躲不過一場大水災
二十三 縫衣女紅或是入畫之人
二十四 茂德帝姬願身心嫁東南
二十五 天子假扮喬裝引人注目
二十六 童九兩的內心充滿迷惑
二十七 太師府首先遭受了質疑
二十八 展侍衛要向童九兩求婚
二十九 她何以再一次神祕消失
三十 失而復得總是令人驚喜
三十一 高麗國主來遲了的口信
三十二 趙官家寂寞中尋求充實
三十三 上師送禮時與德妃衝突
三十四 五品張待詔伸出了援手
三十五 蔡太師張畫師發生爭執
三十六 借說夢非夢預演有或無
三十七 望中他一刀揮向命根
三十八 睦州美人 留下後話
三十九 人到中年惜別青春夢幻
四十 花石綱東南地豈能兩全
四十一 官民喜慶時光太過短暫
四十二 生惘然死惘然恩斷情斷
四十三 我如何一人將情分幾份
四十四 辭廟日風捲落神宗畫像
四十五 怎奈 親之人無福是禍
四十六 晚生英雄情系半壁江山
尾聲 天命在上還是天子在下

宋徽宗(皇帝藝術家俘囚)
作者:郭瑞祥
編按:張洋洋
ISBN號:9787547057896
出版社:萬卷出版公司
版印次:1版 1次
開本:16開
裝幀:平裝
頁數:245
出版時間:2023-03
印刷時間:2023-03
編輯推薦
不稱職的皇帝,一流的藝術家,透過宋徽宗充滿荒誕的錯位人生,讀懂北宋繁華盛世轟然倒塌的歷史真理。 郭瑞祥的《宋徽宗(皇帝藝術家俘虜)》史實與文學並重,用細膩的筆敘述歷史事件,用深邃的思考解讀文化密碼。
內容介紹
他曾廣納賢才,從諫如流,竭力追求政治均衡和政治凝合;他實現了北宋歷代帝王的夙願,將燕雲十六州納入版圖;他又是一位荒淫奢靡的享樂皇帝, 放縱慾望,竭澤民膏,在繁華旖旎中醉死夢生;他還是一位幼稚低能的亡國之君,憑藉私智小慧治國,將帝國置於險境死地,本人也成為北國俘虜。 他是不稱職的皇帝,卻是第一流的藝術家,詩書畫印,樣樣俱佳。 他的帝國崩塌令人惋惜,他的人生際遇令人唏噓,他的藝術造詣令人嘆異! 他就是他,宋徽宗,不受帝位羈絆的藝術家,反被藝術耽擱了的帝王。 本書從政治、藝術、軍事、經濟等各個層面解讀宋徽宗,拒絕臉譜化、情緒化、預設立場的偏激敘述,客觀講述失敗帝王宋徽宗一半火焰、一半海水的悲喜人生。
作者介紹
郭瑞祥,河南溫郡人,出版有:《詩酒趁年華-古詩詞裡的詩酒人生》;《郭瑞祥說司馬懿:忍出個路人皆知》;《天風海雨詞龍: 辛棄疾傳》;繁體版《重說司馬懿:忍出個路人皆知》;《<菜根譚>注譯賞析》正在出版中。
目錄
序言
卷一 朕的江山
第一章 意外的皇位
父親兄弟的江山
家務事
風雅王爺
君臨天下
第二章 不成功的聯合政府
朝政變局
二惇二蔡
大權歸位
咄咄逼人的元祐黨
轉向新法
第三章 崇寧新政
蔡京拜相
充盈國庫
造福民眾
開拓疆土
大清洗
對蘇黨的封鎖和文化禁錮
卷二 繁華如夢
第四章 推崇道教
道教的興趣
帝國的祥瑞
道士林靈素
政教融合
第五章 文化情結
音 樂
器物
禮儀
官 制
第六章 藝術與技術
醫學
書法
繪畫
茶事
第七章 錦繡汴京
清明上河
東京夢華
節慶
女人
卷三 危險的政治投機
第八章 君臣失格
蔡京起伏
身邊的紅人
朱勔和花石綱
那些反賊
第九章 舊兄弟,新盟友
北方勢力
海上之盟
討價還價
北伐
第十章 大宋「全盛」時
打不贏的燕京之戰
燕京這個籌碼
買來的勝利
卷四 屈辱的晚年歲月
第十一章 禪位
平州事件
內外交困
內禪
逃亡與屈辱
清算
第十二章 靖康恥
捲土重來
汴京淪陷
明碼標價
大楚國
第十三章 家國回首三千里
北駱
從燕京到上京
牽羊禮
五國城
附:紀年對照暨宋徽宗年表
參考文獻
參考論文
精彩文摘
第一章 意外的皇位
父兄的江山
元豐五年(1082)秋天,對於大宋帝國無疑是記憶慘痛的一段日子。 這年八月,宋軍在戰略要塞米脂寨(今陝西米脂縣)西的無定河畔修建了一座永樂城,作為遏制宿敵西夏國的橋頭堡。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 西夏倍感不適,次月發兵三十萬前來挑釁,志在端掉永樂城,恢復兩國舊有疆域。 西夏軍強悍的鐵鷂子先掃蕩了城外宋軍,然後掐斷城中水源,城中宋軍如籠中困獸無法自守,到九月底城被攻陷,守城二百多名將官、一萬二千三 百餘名士兵全數戰死或被俘。 永樂城之戰是宋朝繼上年十一月在靈州潰敗後又一次慘敗。 十月初一,戰報傳來,神宗涕泣不止,在床前徘徊悱惻,徹夜不眠。 隔天早朝的時候對著輔臣號啕大哭,其辛酸悲苦以前從未有過,從此他心灰意冷,再也不願聽到邊關戰事。
另一件糟心的事是水患。 都城汴京是河流縱橫的城市,有四條河貫穿其中,分別是向西連通黃河、向東南到達江淮的汴河,從西南流進的蔡河,西北入、東北出的五丈河,另外還 有一條金水河連通這三條河流。 從七月開始,附近的黃河、刀馬河等多條河流河水暴漲,多處出現險情,開封北二百里的靈平埽出現危急,被迫決大吳彥堤以導流,對京城構成一定威脅 。 北宋是黃河水患最多的朝代,水來土掩,只要應付得當,也不是了不起的大事。 問題是國庫捉襟見肘,王安石變法積攢的一些家底都被打仗敗光了! 沒辦法,只好向寺院出售度牒,準許更多的平民出家做和尚,才勉強湊了些資財抗洪濟災。 這些平民出家後不勞而獲,帝國雖然暫時獲利,日後卻要以損減賦稅作為發放度牒的代價。 十月上旬,黃河廣武埽漫過大堤,衝壞閘門。 廣武埽在汴河交黃河處,懸在開封上游,這裡如果出現問題,隨時會奪汴入京。 朝廷立刻緊張起來,急忙安排都水監前去處理。
最讓朝臣憂慮的還是皇帝的身體。 八月以來宋神宗身體時好時壞,經常臥病罷朝。 這一年神宗才三十五歲,正年富力強,卻因嘔心變革和戰爭而日漸虛弱,怎能不讓在改革中得勢的變法派憂心忡忡!
就在朝野上下焦灼不安之中,十月初十,宮中誕下皇子,算是為黑色十月增添了一份亮色。 第二年,宋神宗為皇子取名為「佶」(當然可能是大宋文官集體智慧的結晶,畢竟有翰林學士等御用文人可供驅使)。 「佶」出自《詩經》,有健壯的意思,也許神宗希望這個孩子能為自己的健康祈福。 《說文》解釋「佶」還有「正」的意思:為人方正,處事公正,態度端正,不偏不倚,不行極端,後來這個孩子封端王,跟名字契合照應。 眼下趙佶還是襁褓中的嬰兒,依慣例被封為鎮寧軍節度使、寧國公。 這些只是封號而已,代表地位和俸祿,並不實際掌握權力。
趙佶在諸多皇子中名義上排行十一,不過由於不明原因,宋朝皇室子嗣成活率極低,許多兄弟未能長大成人,比如九月份剛誕下的第十子,第二天就夭亡了。 在存活的諸子中,趙佶排行第三,前面還有長兄趙煦(原名趙傭),比他大近六歲;二哥趙佖,只比他大三個月。 趙佶之後又有趙俁比他小一歲,趙似小他一年兩個月,最小的是神宗的遺腹子趙偲。
趙佶大約難以記起父親的容貌,因為宋神宗去世時他還不滿三歲。 但宋神宗的嗜好一定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到他,例如宮中隨處可見李成、郭熙、崔白的畫作。 到宣和年間宮中收藏李成繪畫達一百五十九幅之多,大多為神宗收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