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單

中國雕塑史論文叢(全套7冊)雕塑續問+雕塑新論+雕塑散論+由中轉到再現代+從語言到主體+雕塑正向當代藝術敞開+大道滄桑 雕塑在中國
NT$ 3690  

中國雕塑史論文叢(全套7冊)雕塑續問+雕塑新論+雕塑散論+由中轉到再現代+從語言到主體+雕塑正向當代藝術敞開+大道滄桑 雕塑在中國

免郵費 貨到付款 七天鑒賞期

出版社: 上海書畫出版社

ISBN:9787547932254

版次:1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24-01-01

用紙:膠版紙

內容簡介

《雕塑新論》收錄著名美術史學者、批評家孫振華研究中國雕塑藝術的文章30餘篇,聚焦於雕塑的邊界,涉及雕塑的定義、內涵與外延問題,探討了雕塑與其他藝術形式、媒材、 空間等的關係與互動,展現了中國雕塑的創新與開闊視野。

目錄

雕塑新論


總序 1


自序 3


第一章 面對當下 1


雕塑本體與當代思想 3


中西與群己-關於中國雕塑的兩個問題 8


雕塑的物性和神性及其當代嬗變 16


什麼是中國當代雕塑的新變化 23


關於當代雕塑史的寫作 28


陶溪川裡的“鯰魚”


 -中央美術學院陶溪川美術館「雕塑家瓷繪作品展」引發的討論 37


什麼是中國雕塑的姿態-第六屆「中國姿態—中國雕塑展」巡禮 44


展覽制度與中國當代雕塑 53


城市雕塑還能走多遠 63


裝置與時間 70


數位時代的雕塑藝術 81


中國生態雕塑概觀 86


張寶貴為何寶貴-材料革命與雕塑的未來 105


第二章 回望歷史 109


中國雕塑的新傳統及其兩個轉化 111


寫意雕塑與中國文化 122


彩塑之思 130


中華人民共和國雕塑七十年 138


在人民英雄紀念碑的背後 152


見證百年中國的雕塑之路-中國美術學院雕塑系歷史回顧 158


又想起了史岩先生 182


深圳雕塑四十年 187


從《開荒牛》到《深圳人的一天》 209


十年一劍,見證成長


 -曾竹韶雕塑藝術獎學金得獎與入圍作品展十年回顧 223


第三章 研究個案 227


葉氍山的貢獻 229


自覺的「中場」-現代性脈絡中的曾成鋼 240


隋建國雕塑與社會主義經驗 255


論傅中望的雕塑創作 267


呂品昌的泥痕火跡 278


心物再造-焦興濤「常·藏·場」展覽解讀 288


拾補記憶碎片,塑造私人歷史-關於陳妍音「母親」系列雕塑 293


雕塑如何存在-景育民新作解讀 299

雕塑續問

作者:宋偉光

出版社:上海書畫

書號:9787547932278

出版時間:2024-01-01

印刷時間:2024-01-16

版次:1 印次:1

開本:16開

包裝:平裝

頁數:333

內容提要

《雕塑續問》繫宋偉光教授的雕塑美學論文集,收錄作者近年來的相關文論50篇。 本書對於中國美術史尤其是雕塑 的一些重要問題和現象進行了持續的追問和探討。 對於中國雕塑的發展問題,作者從社會、政治、經濟、思想等多個因素進行了考察和闡釋,揭示了中國雕塑的發展規律和特徵。

中國雕塑史論文叢·如是我見:雕塑散論

作者:唐堯

出版社:上海書畫

書號:9787547932506

出版時間:2024-01-01

印刷時間:2024-02-07

版次:1 印次:1

開本:16開

包裝:平裝

頁數:376

內容提要

本書收錄了作者近二十年撰寫的多篇雕塑文章。 全書分為四個部分:史論、專題、個案、展覽。 史論部分從「雕塑百年」展說起,探討中國雕塑理論發展、結構變遷與精神史;專題部分評論了 外雕塑藝術展覽及發展;在個案中,作者對安東尼? 塔皮埃斯、隋建國、安東尼? 葛姆雷、殷小烽等人的作品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在展覽部分,作者對2006年至今的重要雕塑藝術展覽做了評述,其中包括“中國雕塑學會青年推介計劃展”“首屆中國青少年雕塑大 展覽」「 中國姿態?第四屆中國雕塑大展」等展覽。

大道滄桑:雕塑在中國

作者:殷雙喜

出版社:上海書畫

書號:9787547932261

出版時間:2024-01-01

印刷時間:2024-01-16

版次:1 印次:1

開本:16開

包裝:平裝

頁數:301

內容簡介

《大道滄桑:雕塑在中國》匯集了知名美術史學者、批評家殷雙喜對於美術、雕塑和文化領域的研究成果。 本書涉及中國美術史尤其雕塑史上的一些重要問題和現象,涵蓋了個案研究、專題研究、雕塑史論和展覽評論等多個方面,展現了作者對中國雕塑的全面和多維的視野和思考 。

目錄

大道滄桑:雕塑在中國


總 序 1


第一章 雕塑史論 1


開放的空間—1990年代中國雕塑概述 3


深化與拓展-21世紀以來中國當代雕塑的反思 12


驀然回首-半世紀的足跡 18


國家記憶-1949年後中國紀念性雕塑與主題創作 39


第二章 專題研究 67


漢城奧林匹克雕刻公園考察報告 69


穿越時空-當代藝術中的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系 75


從技藝到藝術-關於非雕塑專業雕塑 82


公共藝術視野中的雕塑 88


瞬間與永恆-羅丹藝術中的現代性 94


材料·語言·觀念-當代雕塑的擴展 108


第三章 個案研究 117


劉開渠與人民英雄紀念碑 119


大道滄桑-曾竹韶雕塑藝術研究 137


夢裡家園-王臨乙與人民英雄紀念碑 158


真正的藝術-劉士銘雕塑藝術研究 166


人性的光輝-司徒兆光的雕塑藝術 178


一氣呵成-錢紹武與雕塑形體學 184


中國藝術的現代性轉換-曾成鋼的雕塑藝術 192


異在的目光-陳志光的雕塑 200


站立的生命-劉永剛藝術解讀 202


風中冥想-申紅飆雕塑 207


八千里路雲與月亮-劉若望雕塑中的人文情懷 210


傳統作為活的文化資源-關於蔡志鬆的雕塑 214


解構神聖-戴耘藝術中的三對關鍵字 220


人的在場-關於殷小烽的雕塑 225


資本與面具-吳少湘作品中的解構與象徵 230


劍膽琴心-林崗近作 236


吳樹華-永恆的紀念 238


傅中望-精神的守望 245


第四章 展覽評論 253


重要的轉折—關於雕塑家1994系列個人作品展 255


共享與共存-公共藝術的方位 263


想像中國-關於「中國·想像:中國當代雕塑展」 268


尊重材料-關於金屬雕塑的思考 273


為中國塑形-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系公共藝術雕塑作品集序 277


時代的形象-2019中國雕塑學術邀請展 286

中國雕塑史論文叢·雕塑正向當代藝術開放

作者:王林

出版社:上海書畫

書號:9787547932629

出版時間:2024-01-01

印刷時間:2024-02-07

版次:1 印次:1

開本:16開

包裝:平裝

頁數:316

內容提要

《中國雕塑史論文叢  雕塑正向當代藝術開放為中國雕塑史論研究叢書系列之一,作者王林,本書分為五個不分,主要涉及對雕塑的基本認知、雕塑家的作品及其展覽評論、雕塑 案例的比較分析,以及雕塑家個人作品市場交易的產業規約等探討。 部分是作者對雕塑作為美術學科的基本認知,從形體、質材、環境三個面向來言說雕塑。 第二部分是作者指導的研究生從不同方面討論雕塑的開放性,文章的執筆者從四川美院碩士讀到各院校的博士。

     第三部分是以叢論的方式評論數位雕塑家的作品及其展覽。 第四部分則是雕塑案例的比較分析,進一步研究雕塑家當代藝術的創作思路。 第五部分是為中國雕塑學會所擬的《雕塑家個人作品市場交易的行業規約》,汲取了國外雕塑版權的慣例與經驗,並徵求了 雕塑家和研究藝術品版權問題的法律專家意見。 行業規約的發展旨在推動雕塑家在投入公共藝術計畫的同時,能夠讓 具有創造力的個人雕塑作品問世,進入市場以颯大眾。

中國雕塑史論文叢·由中轉到再現代

作者:冀少峰

出版社:上海書畫

書號:9787547932636

出版時間:2024-01-01

印刷時間:2024-02-07

版次:1 印次:1

開本:16開

包裝:平裝

頁數:300

內容提要

《中國雕塑史論文叢 由中轉到再現代》為中國雕塑史論文叢之一,作者冀少峰,由中轉到再現代凝聚著一個美術館的文化視野、歷史責任和文化擔當,同時從差異化的展覽理念中,也不同程度 反映了中國當下社會的變化及我們共同面臨的生存處境和生存困境,也深刻地反思了文化格局中的文化衝突與融合問題,及急速變化的社會現實所帶來的焦慮體驗,這其實是中國 在邁向現代性過程中社會不斷轉型的縮影,也反映了進入21世紀十幾年來中國社會的經濟結構、文化認同、生活習慣和價值認同的變化。

中國雕塑史論文叢·從語言到主體

作者:劉禮賓

出版社:上海書畫

書號:9787547932599

出版時間:2024-01-01

印刷時間:2024-02-07

版次:1 印次:1

開本:16開

包裝:平裝

頁數:297

內容提要

本書作者從事20世紀美術史研究、美術批評、美術策展工作。 所以本書是其21世紀以來從事藝術批評的論文合集,針對處於複雜語境中的當代藝術進行了現場批評,強調批評的時下性、在場性和問題針對性,並對其關聯的中國當代文化 現狀多有反思。 全書共分為四部:「藝術語言」的追問、視覺文化研究、「主體」的追問、當代雕塑研究。 本書在列舉了大量代表性藝術家創作案例的基礎上,針對每個領域的突出問題做出了詳實的理論分析。

中國雕塑史論文叢(全套7冊)雕塑續問+雕塑新論+雕塑散論+由中轉到再現代+從語言到主體+雕塑正向當代藝術敞開+大道滄桑 雕塑在中國
NT$3690
注: 我們會宅配送貨到您府上,請您注意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