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泉州提線木偶戲傳承人口述史 高舒 著
出 版 社:中國文聯出版社
頁 數:452
出版日期:2023年05月01日
裝 幀:平裝
ISBN:9787519051990
內容簡介
《泉州提線木偶戲傳承人口述史》是一部口述史文集,記錄了20世紀50年代以來泉州提線木偶戲的現狀、發展和未來。 泉州市木偶劇團及實驗劇團是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2006年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曾登上2008年北京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幕式,2012年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優秀實踐名冊”, 並穩居中國木偶產業領導地位。 全書圍繞泉州提線木偶戲的前輩、管理、表演、編導、演奏、製作、教學七方面,以田野調查、口述記錄和收集整理等研究方法,擇取泉州提線木偶戲在管理保護、編劇導演 、木偶表演、偶形製作、音樂舞美、教育傳承等方面老中青三代突出人物的口述歷史,結集成書。 此書也是《漳州布袋木偶戲傳承人口述史》(暨南大學出版社,2016)的姊妹篇。
目錄
●植根傳統:八卦台前 大師雲集
呂天從、張秀寅及楊度
黃奕缺一脈
主導營運:殫精竭慮 繼往開來
洪世鍵
王景賢
林建裕
李彩婷
表演線規:執引天地 牽引乾坤
王建生
林文榮
尤優雅
夏榮峰
沈蘇革
陳應鴻
林小軍
吳偉宏
張弓、陳學群、許少偉等「60後」演員群
「70後」演員群
「90後」演員群
傀儡之調:地道風味 有無相生
陳志傑及樂隊
偶形偶像:盔頭衣裝 精工館藏
林聰鵬及製作室
授藝承傳:稚子成才 薪火相傳
謝千紅
張育淳、陳佳鑫
張白雲
潘俊豪、王涵瑤、蕭少宇
附錄
附錄一 泉州提線木偶戲、泉州市木偶劇團簡介
附錄二 相關組織機構簡介
附錄三 泉州市木偶劇團大事記(1979-2022年)
參考文獻

偶戲緣情:處州提線木偶戲的藝術鉤沉
作 者 : 週雲傑
ISBN 編號 : 9787308192682
出 版 社 : 浙江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 : 2020-06-01
版 次 : 1
裝 幀 : 平裝
開 本 : 小16開
頁數:262
內容簡介
本書以被列為浙江省第四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處州提線木偶戲為研究對象,經全面深入的田野調查和文獻研究,在獲取一手資料的基礎上,從歷史文化、 田野描述、口述史、音樂形態和民俗儀式等不同角度,綜合運用人類學、歷史學、文獻學、社會學、比教學等方法,闡述了處州提線木偶戲的生成背景、文化淵源、歷史 脈絡、地理分佈、藝術形態和傳承現狀等,旨在揭示處州提線木偶戲的獨特戲曲魅力和文化氣質,推進處州提線木偶在表演、唱腔、劇本、編導、舞美、製作以及傳承諸 方面的健康發展。
本書可以作為讀者了解處州木偶戲的讀物,也可以作為學者研究木偶戲的參考書。
作者簡介
週雲傑(1977-),男,漢族,浙江青田人,麗水學院民族學院副院長,副教授,畢業於烏克蘭哈爾科夫國立師範大學碩士研究生。 主要從事聲樂教學與地方音樂研究。 曾獲麗水市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麗水市甌江文化突出貢獻“提名獎”,麗水學院“優秀教學骨幹”。 指揮麗水學院男聲合唱團連續獲得全國第四屆、第五屆大學生藝術展覽合唱比賽一等獎,中國第十二屆合唱節金獎;獲得浙江省“我和我的祖國”合唱比賽等20餘項 金獎,主持省會級科研計畫2項,市廳級科研計畫4項,校級課題3項,發表學術論文10餘篇,學術專書1部。
目錄
第一章 尋源覓食宗
第一節 相關古籍與文獻的記錄
第二節 口傳中的歷史故事
第三節 溯源形成之脈跡
第二章 古往今來的提線木偶班社、工藝與戲台
第一節 變遷中的班社
第二節 從俗到藝的工藝之路
第三節 棚與台的方寸間
第三章 表演程序與傳統劇目
第一節 角色行當與表演程序的自歸性
第二節 傳統劇目
第四章 歷史演進中的音樂藝術形態
第一節 聲腔與曲調
第二節 後場頭與曲牌
第三節 與當地傳統音樂的融合借鑒
第四節 音樂整體結構的描述
第五章 美感脈絡中的傳承與發展
第一節 民間話語與官方話語的交融
第二節 當代美學背景下提線木偶戲的傳承與發展
第三節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產業開發
參考文獻
附錄一:譜例
附錄二:插圖
後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