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單

茶事影像 古畫中的茶生活與茶家具+茶有真香:懂茶的開始(共2冊)
NT$ 1958  

茶事影像 古畫中的茶生活與茶家具+茶有真香:懂茶的開始(共2冊)

免郵費 貨到付款 七天鑒賞期

出版社: 中國林業出版社

ISBN:9787521918168

版次:1

包裝:精裝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23-04-01

頁數:211

字數:228,000

內容簡介

本書以古畫為媒,以茶事活動為眼,以茶文化演變為軸,以茶生活與茶家具為落腳點,讓歷代茶畫中古人的生活躍然紙上,帶領不同年齡段的讀者感受傳出新、兼收並蓄的古今茶文化。本書共有四個部分:第一部分著重茶與茶文化的簡單概述,以最精煉的語言和圖形歸納的方式展現;第二部分是對茶家具與中國傳統家具關聯性的簡說;第三部分是本書的重點,穿越古畫時空,欣賞中國古代茶事與茶家具的魅力,了解茶家具的發展演變和不同時期的茶生活;第四部分透過幾位有緣的設計師、茶人的作品,能夠看到現代許多的設計和茶事活動,其中依然帶著古畫中的影子,這種影響是經典的延續,傳統文化的延續,也是文化自信的彰顯。

作者簡介

楊瑋娣,北工大學藝術設計學院副教授。芬蘭拉赫蒂應用科學大學(Lahti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訪問學者。中國文化藝術發展促進會專家顧問。中國林產工業協會木藝工坊專業委員會專家。

目錄

前言

影像一 茶文化簡說

影像二 茶家具與中國家具發展的關聯性

影像三 古畫中的茶生活與茶家具

啟蒙時期-上古至東漢

半坡遺址房屋與器皿

早期出土家具

漢墓壁畫《夫妻宴飲圖》

河南洛陽朱村漢墓壁畫

漢墓畫像磚

顧愷之《列女仁智圖》

萌芽時期-魏晉南北朝

北魏莫高窟第心い,窟和第窟

顧愷之《女史箴圖》

銅帳構與脊飾

發展時期-隋唐五代

佚名《唐人宮樂圖》

中唐壁畫《野宴圖》

閻立本《蕭翼賺蘭亭圖》

敦煌壁畫

周文矩《重屏會棋圖》

佚名《乞巧圖》

興盛時期-宋遼

遼墓壁畫

劉松年《撐茶圖》

王說《繡櫟曉鏡圖》

宋徽宗《聽琴圖》

佚名《宋人物圖》

宋徽宗《文會圖》

馬遠《西園雅集圖》

劉松年《西園雅集圖》

顧閱中《韓熙載夜宴圖》

劉松年《唐五學士圖》

劉松年《茗園賭市圖》

張擇端《清明上河圖》

李公麟《會昌九老圖》

佚名《春遊晚歸圖》

週季常和林庭珪合繪《五百羅漢圖·喫茶》

李嵩《羅漢圖》

普及時期-元明清

趙原《陸羽烹調茶圖》

馮道真墓壁畫《道童》

文微明《惠山茶會圖》

文微明《品茶圖》

文徽明《真賞齋圖》

唐寅《事茗圖》

仇英《東林圖》

謝環《香山九老圖》

仇英《西園雅集圖》

仇英《竹院品古圖》

王問《煮茶圖》

丁雲鵬《煮茶圖》

沈貞《竹爐山房圖》

陳洪瑤《停琴啜茗圖》

陳洪瑤《閒話宮事圖》

丁雲鵬《玉川煮茶圖》

陳洪瑤《高隱圖》

仇英《寫經換茶圖》

錢慧安《煮茶洗硯圖》

葉芳林《九日行庵文宴圖卷》

佚名《乾隆觀月圖》

佚名《御製詩意圖》

呂煥成《蕉陰品茗圖》

朱樂《德星聚圖》

擔當《行旅圖》

楊晉《豪家佚樂圖》

佚名《金屋春深圖》

金廷標《品泉圖》

鄧文舉《蕉陰納涼圖》

影像四 近現代中國茶生活與茶家具掠影

參考文獻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團

ISBN:9787521748765

版次:1

包裝:精裝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22-12-01

用紙:特種紙

正文頁數:440

編輯推薦

1.寫給大家的茶界啟蒙,從喝茶到懂茶

包含茶之史、茶之風土、茶之製作、茶之器物、茶之沖泡、茶之禮儀。

2.踏訪茶的山水、人文與市井,記錄中國傳統製茶技藝

遍訪名叢,廣西六堡茶、黃山太平猴魁、祁門紅茶、武夷岩茶、雲南古樹普洱......尋訪非遺傳人,記錄中國茶珍貴的種植、採摘、製作與沖泡技藝。

3.還原傳統雅事精髓,為日常增添豐饒滋味

中國茶千年更迭,正值復興,本書記錄當代茶人的深耕細節、茶事美學的革新,展現古典雅事與現代生活結合的可能——從一杯茶開始,構建屬於自己的生活美學。

4.破除謬誤傳說,參考《茶經》體例,專業紀錄與研究

中國有茶道嗎?普洱越陳越香?天價茶怎麼回事?茶和器如何搭配?為何不同人泡出的茶味道不同?十年走訪,從茶山到茶席,用事實為茶圈祛魅。

5.在喧囂世界,用茶道關照內心

茶之一物,不僅限於品和飲,從口腔到心靈,是一個更廣闊、更有趣的世界。王愷尋訪重要茶人、茶空間、茶葉研究者,回歸茶之真香,呼喚那杯天然的、雅緻的、清新的茶,追溯共同的文化血脈,為心靈覓食一處安穩。

內容簡介

茶道、茶史、茶器,給初學者的啟蒙;識茶、泡茶、品茶,感知生命細緻刻度。

美食作家、資深媒體人王愷,歷經十餘年,尋訪各大茶產地、茶人、茶空間,拿到一手珍貴資料,寫就《茶有真香》。他從不辨茶之好壞的生手,變成茶湯略一沾唇,就能判斷出茶地風貌和製茶工藝的老茶客,結合自身經驗和多年研究,引領大家推開茶之門:

茶之史-從唐至今,千年流轉

茶之風土-茶山種植、茶葉製作

茶之飲料-識茶、鑑茶、泡茶、品茶

茶道美學-茶器、茶席、茶會

這是一趟以茶為引,關照內心的認知之旅。既學習茶知識,也在感知茶事間體悟傳統雅事精髓,為日常增添豐饒滋味,於喧囂世界尋覓一處寧靜之所。

作者簡介

茶道、茶史、茶器,給初學者的啟蒙;識茶、泡茶、品茶,感知生命細緻刻度。

美食作家、資深媒體人王愷,歷經十餘年,尋訪各大茶產地、茶人、茶空間,拿到一手珍貴資料,寫就《茶有真香》。他從不辨茶之好壞的生手,變成茶湯略一沾唇,就能判斷出茶地風貌和製茶工藝的老茶客,結合自身經驗和多年研究,引領大家推開茶之門:

茶之史-從唐至今,千年流轉

茶之風土-茶山種植、茶葉製作

茶之飲料-識茶、鑑茶、泡茶、品茶

茶道美學-茶器、茶席、茶會

這是一趟以茶為引,關照內心的認知之旅。既學習茶知識,也在感知茶事間體悟傳統雅事精髓,為日常增添豐饒滋味,於喧囂世界尋覓一處寧靜之所。

目錄

序 茶路上的陌生人


第一章 茶史

從《茶經》開始的茶之認知

茶器,千年流轉


第二章 茶之味

茶香何來

源頭活水

尋訪六堡茶:黑茶之雅香

黃山訪太平猴魁:蘭香不絕於縷

尋找祁門香:傳說中的國禮茶尚存否

二訪武夷岩茶:一個時代有時代的名叢

岩茶何以複雜:山場、做工、品飲

初探雲南茶山:古樹普洱的豐厚滋味

再探雲南茶山:山頭茶的正確開啟方式

普洱熟茶:等待被開發的價值


第三章 人與茶

葉榮枝:尋找茶之真味

何作如:老方法做老茶

何健:文人的追求

李曙韻:茶與器之延伸


第四章 茶器

中國宮廷紫砂:工藝之美

日本古茶具:博物館裡的茶道軌跡

日本茶器的流變:無盡禪意

韓國茶器:隱居者的世界


第五章 茶室與茶會

清香齋和二號院:山水意境

紫藤廬:無何有之鄉

食養山房:靜之徐清

台北茶室巡遊:多元意趣

和敬清寂的京都茶室


第六章 茶道之旅

京都抹茶道:探詢千家流派

京都煎茶道:中日循環往復的交流

在韓國,古樸茶道親歷記

台灣地區茶道:文化與美學


跋 人的茶道


茶事影像 古畫中的茶生活與茶家具+茶有真香:懂茶的開始(共2冊)
NT$1958
注: 我們會宅配送貨到您府上,請您注意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