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哲保身 徐文兵說成語裡的中醫智慧
作 者:徐文兵 著
出 版 社: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年01月01日
頁 數:272
裝 幀:平裝
ISBN:9787557869823
目錄
●1歌舞昇平
2起死回生
3刻舟求劍
4塞翁失馬
5田忌賽馬
6物極必反
7鄭人買履
8修身養性
9搥胸頓足
10積精全神
11性命攸關
12拘形為像
13盲人摸象
14失魂落魄
15屍位素餐
16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17憂心忡忡
18病入膏肓
19運斤成風
20曲突徙薪
21七月流火
22恬不知恥
23甘之如飴
24含飴弄孫
25大快朵頤
26杞人憂天
27膾炙人口
28應時當令
29杯弓蛇影
30諱疾忌醫
31壽終正寢
32望梅止渴
33問心無愧
34皮開肉綻
35刮骨療毒
36流水不腐,戶樞不蠹
37肝膽相照
38沒齒難忘
39一吐為快
40痰迷心竅
41癥瘕積聚
42吮癰舐痔
43飲鴆止渴
內容簡介
“明哲保身”一詞出自尹吉甫的詩篇《烝民》,記載於《詩經·大雅·烝民》中。原文是“既明且哲,以保其身”。這是一本表面上講成語,實則說透正確的防病治病之道、讓我們好好活著的明心見性之書。比如,通過“塞翁失馬”的故事,我們知道自己和親人的生命是最為寶貴的,而普通人喜歡爭名逐利,得物則喜,失物則悲,這往往是易患病又遷延難癒的重大原因。又如“修身養性”,告訴我們什麼才叫養生,什麼是正確的生命觀——首先是貴生,然後追求生命的量,其次追求生命的質……
作者簡介
徐文兵 著
徐文兵徐小周,字文兵,知名中醫專家,中醫教育家。 1966年生於山西大同,自幼隨母親魏天梅學習中醫,1984年畢業於大同二中,考入北京中醫學院中醫系(六年制),在校期間學習成績優異,曾獲任應秋獎金、醫史知識競賽第一名、《中國青年報》徵文比賽一等獎。 1990年畢業,獲醫學學士學位,留校工作。先後在北京中醫學院附屬東直門醫院門診部、院辦從事行政管理工作,其間參加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管理幹部英語進修班一年,籌建了東直門醫院外賓門診部。 1995年晉升主治醫師,後被調入北京中醫藥大學校辦,1997年公派赴美講學,同年被授予“密蘇裡州堪薩斯市榮譽市民”的稱號。後考取美國針灸師、中醫師資格證書,獲馬裡蘭州針灸師執......
精彩內容
1 歌舞昇平 “歌舞昇平”一般指社會安定和平。其實,歌舞也能給人帶來身心的平和、安定,所以,能歌善舞對個人和民族來講,是一條良好的表達情感、宣洩情緒、舒暢氣血的途徑。培養和保持這個習慣,對保持身心健康大有裨益。說白了,歌唱就是非正常說話,通過聲調、語速、旋律的變化來表達一種非正常的情緒、情感。當語言顯得蒼白無力的時候,歌唱就是優選的表達方式。最簡單的歌唱就是喜悅時的嬉笑、悲傷時的號哭、驚恐時的尖叫、痛苦時的呻吟、思念時的念叨、生氣時的吼叫、鬱悶時的嗟嘆。舞蹈就是非常規動作。平素循規蹈矩的人,需要用不一樣的動作宣洩內心的能量。比如高興時歡欣鼓舞、手舞足蹈、歡呼雀躍,悲傷時呼天搶地、搥胸頓足。非常的情緒和情感通過非常的手段得以表達釋放,得以舒緩平和。如果不這樣做,憋屈、鬱悶就此產生......

中醫的常識
作 者:徐文兵 著
出 版 社:江西科學技術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年12月01日
頁 數:304
裝 幀:平裝
ISBN:9787539083940
目錄
●認識中醫
第一章有自知之明、自覺之感,方有慧心之悟/1
1學習中醫的收穫:在目前的生活狀態下做貴人/2
2學中醫要先認繁體字/3
3現在我們活得很混沌/4
4學中醫優選的困難是什麼/7
5不“識”字,吵架都沒法吵/8
6反思自己為什麼活得太糙/10
7從知其然,活到知其所以然這個境界/13
8稱心的往往不如意,如意的往往不稱心/14
9中醫的本源是“巫”/16
10恢復“覺”,恢復魄力/17
11感和覺的區別是什麼?是深層次動心/18
12我們現在都是相信儀器:“寧信度,無自信也”/19
13中醫是貴族,只能在小範圍傳播/21
14身體不調好,那情緒也好不到哪兒去/22
15“道、理、德、法、術、器”/23
16學中醫的優選境界——悟/24
17為什麼整篇《黃帝內經》不能被通俗地講一遍/24
18《上古天真論》是一篇反映道家高屋建瓴的文章/26
19為什麼不產在中國的藥也叫中藥/27
20層次低的人上來就是比東西,層次高的人不看東西/29
21學中醫要坐而論,起而行/30
22中醫能把人根本意識不到的東西找出來/31
23身心健康評估/32
24養生的優選境界——養心/34
25各從其欲,皆得所願/35
26身心不二/36
27診病、治病要大夫與患者面對面/37
第二章從“心”認識漢字/39
1“悅”是通過言語使人高興,把人說動了心/40
2口不對心,就是不悅/41
3我們只知道“愉”是高興,但不知道為什麼而高興/41
4靠“偷”來達到“愉”這種快感,你就會樂極生悲/42
5中醫的哲學,盡在一個“愈”字/43
6怡:吃喝到發自內心喜愛的東西,或者吃喝的東西讓內心感到高興/45
7現代人每天按點吃飯,不管自己當時是否飢餓/45
8“怠”是心理負擔過重,壓抑、沉悶、憋屈,反應遲鈍/47
9慢性疲勞綜合徵,其實就是倦怠/48
10懌:有幸目睹,快感連綿不絕/49
11快:“置之死地而後快”/50
12開慧後的快感是人間至樂/51
13志:本義是記憶,另一層含義是願望、企圖/52
14為什麼情竇未開的時候,記憶力優選/53
15懷,涵蓋胸、腹和小腹/54
16如果藏在內心的東西是負面的、陰暗的,時間長了肯定會得身心疾病/55
第三章中醫對免疫力的看法/57
1用免疫球蛋白、激素都是不得已的辦法/58
2力和氣有什麼區別/60
3中醫怎麼看免疫力/61
4神魂顛倒、晝夜作息不規律的人,即便物質能量充足,也達不到預防疾病的目的/63
第四章現在的病大多數都是生活方式病/65
1“白天東奔西跑,晚上還得做夢。”/66
2北京這麼多高樓大廈,住的都是睡不著覺的人/67
3物質文明解決不了精神和文化匱乏的痛苦/68
4人際關係很差,是腎精消耗得太厲害了/68
5“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69
6伍子胥一夜白頭故事的中醫解釋/69
7孤和獨/70
8“愛情”受的玷污最多/70
9和為貴是與不同的季節、時間、環境、人群相處的能力/71
10人得一個病也不容易/71
11養生之道,其實是養性之道/72
……
內容簡介
知道中醫的常識,不是要求大家變成醫生,但要變成一個明事理的人。這樣你將來得了病會有一個辯證的,有一個從正反面看的態度,能形成自己的價值觀和看法。本書從認識中醫、中醫非藥物療法、識字、民以食為天、七情、歷史、醫案等方面入手,告訴我們如何掌握中醫的常識,成為一個能自救,能幫助家人、朋友的明道之人。

黃帝內經的智慧
作 者:徐文兵 著
出 版 社: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年07月01日
頁 數:192
裝 幀:平裝
ISBN:9787518979646
目錄
●第一章中國人的活法
1.養生有道,不能順著自己的心情來
我們自稱是炎黃子孫,但其實多是“不肖子孫”
養生要掌握人或自然的本性,知道往哪兒努力
2.為什麼遠古的人能活一百多歲,而且動作一點都不顯衰弱? ——“余聞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
“動”是動腳,“作”是五指張開,指動手
“身”和“體”誰更重要?毫無疑問是“身”
為什麼現在年過五十的人動作皆衰的不多,猝死的多?
3.到底是天時、人世變化,還是我們失去了順應時世變化的能力導致早衰呢? ——“今時之人,年半百而動作皆衰者,
時世異耶?人將失之耶?”
上古時期,季節只有春、秋兩季
一世人,正好隔三十年
4.如果人得病,就是陰或陽出現了偏頗——“岐伯對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
什麼叫“知道”?方向對了,比什麼都重要
根據太陽、月亮的變化,跟著它的步調走,就是合法;違背了這個,就是非法——“法於陰陽”
陰陽失調以後怎麼辦? “和於術數”
要在工作中學會調整身心健康,至少不要讓工作傷害自己的身體
5.吃喝要有“節”——“食飲有節”
吃喝要跟著節氣走,不要人造水土不服
吃飯要講節奏
吃飯要有節制
喝冰水、喝冷水、喝碳酸飲料的人,全不符合養生之道
碳酸飲料會讓你把空氣喝到胃裡
要根據自己的體質喝茶
6.人為什麼要有固定的起居和生活規律? ——“起居有常”
現在,很多人接近活得神魂顛倒
現代人得的很多奇奇怪怪的病,都是自己作出來的
7.濫交、喪失自己精氣神的慾望和念頭都叫“勞”——“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
“不妄”,是說心裡沒有太多太亢奮的念頭和慾火
不能“形與神俱”,就是“行屍走肉”
8.中醫治病,講究因時因地因人制宜
第二章生病都是自作自受
1.生病的“智慧”——“今時之人不然也,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
啤酒、紅酒、黃酒、白酒,到底喝哪種好?
“飲酒不醉為優選”
現代人犯的優選錯誤——“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
2.悠著點兒用精,不虧損,才有可能活得長——“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滿”
現代人的精是怎麼被慢慢耗空的?
吃減肥藥減肥,失去的都是寶貴的精,留下的全是糟粕
不縱慾,不禁慾
身體健康,有愛心、有能力奉獻的時候,再去獻血
如果你做的事情不符合自然之道,就叫“失德”
喝牛奶補鈣嗎?
人該吃多少肉,該吃多少糧食?
吃飽了就不飢了,吃好了就不餓了
現代人比古人高明嗎?
3.養生之道,歸根結底是養心之道、養神之道——“不時御神,務快其心,逆於生樂,起居無節,故半百而衰也”
傷什麼不要傷神
掙錢是重要的,但生活的質量更重要
第三章自《黃帝內經》出現的兩千多年以來,人的病理情況沒有太大的變化
1.人活著應該有“智”,更要有“慧”——“夫上古聖人之教下也,皆謂之虛邪賊風,避之有時”
一加一等於二,是智;一加一不等於二、大於二或小於二,是慧
什麼是“虛邪”?
很多人除了不知道,無知無覺以外,還會有意識地人造一些虛邪來傷害自己
什麼是“賊風”?
寒邪侵入人體,往往是從腳開始往上走,依次侵入膀胱經、膽經、胃經……
2.如何不被愛恨情仇所傷? ——“恬惔虛無,真氣從之”
“怒、恐、思、喜、悲”是如何傷人的?
如果你的媳婦和老媽都掉在水里,你先救誰?
做到“恬惔虛無”,你就練就了金剛不壞之身
什麼叫“真氣從之”?
膻中穴、內關穴能幫我們做到“恬”
3.想不得病的優選境界是什麼? ——“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心神不寧的人最愛生病
總是在漏精的人,神誌會恍惚和錯亂
“休”是“休”,“息”是“息”,別搞混了
第四章做一個走運的人,做一個盡可能全乎的人
1.不憂過去,不畏將來——“是以志閒而少欲,心安而不懼”
“志閒”:對過去已發生的事和將來沒發生的事,你都不要太在意
“志不閒”的人,不僅心有千千結,肌肉中更有千千結
為什麼該忘的事忘不了,該記的事記不住?
人不可縱慾,也不能壓制自己的慾望,而要節欲
寒找熱、熱找寒的慾望,本來是我們的身體求平和的一種本能
對待慾望,不要過度抑制,也不要過度張揚
你可以無知,但不能無覺
要想心安,就要讓自己的心神不受傷害
2.怎樣對待自己的身體和慾望? ——“形勞而不倦,氣從以順,各從其欲,皆得所願”
任何勞動都不要突破極限
為什麼正常的人是頭腦冷靜、手腳暖和;不正常的人是頭腦發熱、手腳冰涼?
怎麼對待自己的慾望? “志閒而少欲”;怎麼對待別人的慾望? “各從其欲,皆得所願”
3.把物質層面的享受變成精神層面的享受——“故美其食,任其服,樂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樸”
先得吃好了,你才能覺得生活美好,活著有意思
真正講究的人,是注重內衣品質的人
成不了仙怎麼辦?咱就做個俗人吧
別光看賊吃飯,不看賊挨打
4.如果你跟自然作對,就有點兒“缺德”——“是以嗜慾不能勞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賢不肖不懼於物,故合於道。
所以能年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什麼都想要,什麼都想佔,最後一個都得不到
成為一個走運的人
知道《黃帝內經》的智慧,就能無病少災嗎?
第五章關愛身邊的女人,從了解她的生理變化特點開始
1.《黃帝內經》是先講女子養生的
一般去我診所看病的,女性比男性多
為什麼人到一定歲數後,就沒有生育能力了? ——“帝曰:人年老而無子者,材力盡邪?將天數然也”
2.女子七歲以前,還是黃毛丫頭——“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髮長”
女孩子七歲時,開始換牙
為什麼老百姓稱呼女孩子“閨女”?
3.女子到了十四歲,就有生育能力了——“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衝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
任脈通不通,看她嘴唇的顏色就知道
太衝脈經過胸部,能促進女性第二性徵的發育
關愛女性,應該從了解她的生理特點入手
4.二十一歲,女子好看、最性感的年齡——“三七,腎氣平均,故真牙生而長極”
二十一歲是女子充盈自己的階段——長個兒,長智齒,發育自己的第二性徵
第二性徵乳腺發育時一定要注意,要含胸而不要挺胸
一定要睡子午覺,子時之前要睡覺
5.二十八歲生孩子,叫“母肥子壯”——“四七,筋骨堅,髮長極,身體盛壯”
6.從三十五歲開始,女性開始出現一系列衰老的表現——“五七,陽明脈衰,面始焦,發始墮”
為什麼會面色不好、掉髮?
為什麼會出現黑眼圈、眼袋、刀疤臉、抬頭紋等?
六腑有問題對人的面相有什麼影響?
為什麼女性的第一道皺紋會出在眼角,頭髮是從兩鬢開始斑白?
想讓自己面不焦、發不墮,就別吃寒涼的東西
7.到了四十二歲,女性的胃和大腸就開始衰弱了——“六七,三陽脈衰於上,面皆焦,發始白”
當你的腎精足了以後,白頭髮會變黑
為什麼有的女性在四十二歲前就閉經了?
8.打通任脈,江湖就是你的——“七七,任脈虛,太衝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
不要讓自己的任脈堵,否則一系列問題都來了
病態的身體必然會導致病態的情緒、思想,甚至人格
第六章男人應該活得像個男人的樣
1.男子八歲,頭髮根根直立,開始換牙——“丈夫八歲,腎氣實,髮長齒更”
男孩子比女孩子換牙的時間晚一年
孩子生下來就補鈣對不對?
孩子吃甜食、喝冷飲的後果——腎氣不實,發育障礙
2.男子十六歲,渾身充滿力量,有使不完的勁——“二八,腎氣盛,天癸至,精氣溢瀉,陰陽和,故能有子”
為什麼男生會存在女性化的現象?
發熱好不好?人為什麼會發熱?
3.二十四歲,是男子生長發育的很好年齡——“三八,腎氣平均,筋骨勁強,故真牙生而長極”
虛歲二十四歲之前,男人都會長個兒
為什麼太監沒有鬍鬚?為什麼有的女人長鬍子?
真正補腎的是能繁衍後代的種子,以及堅果
吃堅果想補腎、補腦,一定要吃熟的
4.三十二歲,男子不往高長了,而是往粗、壯、橫長——“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滿壯”
肌肉鼓起來、緊繃著的狀態叫“隆起”;“盛”是骨頭里充滿了骨髓
肌和肉有什麼區別?什麼叫“滿”?什麼叫“壯”?
5.四十歲,正是男人消耗腎精最厲害的時候——“五八,腎氣衰,發墮齒槁”
想讓自己的腎不衰,你就節約用電,節能減排
大多數人都是心比天高、命比紙薄
我養生靠的是黃老哲學,不違反養生之道
6.四十八歲,臉色變黑,髮鬢斑白——“六八,陽氣衰竭於上,面焦,髮鬢頒白”
原來大吃大喝、喝涼啤酒沒事,現在不行了
亂吃六味系列藥會把臉吃黑
7.男子五十六歲,性功能弱了,一定不要吃催欲劑——“七八,肝氣衰,筋不能動,天癸竭,精少,腎臟衰,形體皆極”
能不能有子彈是腎的事,能不能把子彈發射出去是肝的事
不能雄起了怎麼辦?
“離家千里,不食枸杞”
真正泡酒不能用白酒,要用黃酒
8.六十四歲,男子基本上沒有生育能力了——“八八,則齒發去”
腎精足的人,耳朵是往後抿著的
搓耳朵、叩齒都可以補腎
補腎大法:不論大小便,都別看手機,咬緊牙關
內容介紹
我們自稱是炎黃子孫,但其實多是不肖子孫。為什麼現在年過五十的人動作皆衰的不多,猝死的多?到底是天時、人世變化,還是我們失去了順應時世變化的能力導致早衰呢?現在,很多人接近活得神魂顛倒,所得的很多奇奇怪怪的病,都是自己作出來的……這是一本教你如何活得長,又活得好的智慧之書,講述了人一生中應該如何預防疾病和減緩衰老,強調食飲有節、起居有常、應季應人的生活哲學。


